60年前的8月6日和9日,美国派出航空兵分别在日本的长崎、广岛扔下了一颗原子弹,造成了15万人伤亡的惊人毁伤,日本政府对此十分的惊惧。几天后,日本政府终于决定投降。而一些人至今也据此认为,是原子弹结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事实果真如此么?
在日本法西斯投降的前夕,1945年8月13日,毛泽东在《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的演讲中,精辟地指出日本法西斯投降的大势已定,但其决定因素却并非美国与蒋介石政府鼓吹的原子弹袭击。他指出:“原子弹能不能解决战争?不能。原子弹不能使日本投降。只有原子弹而没有人民的斗争,原子弹是空的。假如原子弹能够解决战争,为什么还要请苏联出兵?为什么投了两颗原子弹日本还不投降,而苏联一出兵日本就投降了呢?我们有些同志也相信原子弹了不起,这是很错误的。这些同志看问题,还不如一个英国贵族。英国有个勋爵,叫蒙巴顿。他说,认为原子弹能解决战争是最大的错误。”
毛泽东的这一演讲发表2天后,即8月15日,日本天皇发表了投降书。历史已经证明,日本的投降并非单单取决于原子弹的最终作用。从使用效益看,原子弹杀伤威力比燃烧弹高不到哪里去。使用约330架次的B-29型“超级空中堡垒”轰炸机扔下的燃烧弹即相当于一颗原子弹的毁伤效果,而美军B-29型飞机在8月每周出击的架次为这一数字的4倍。据统计,美军航空兵在二战后期对日本的空袭,造成平民伤亡220万人,其中死亡90万人,远比广岛、长畸受害的8.4万人高出10余倍。日本动画家宫骐俊的《萤火虫》反映的正是日本遭受美国轰炸时的惨状。
事实上,日本军国者对平民如此严重的伤亡予以掩盖,普通民众并不知道原子弹的毁伤的真实情况。最终促成日本于8月15日投降的因素,诚然包括原子弹在内,但这并非惟一的决定因素。
苏军于8月9日出兵中国东北,一举消灭日本关东军,令铃木内阁大感震惊:“关东军会这样脆弱吗?那一切都完蛋了!”同日,毛泽东向一亿解放区军民发出“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号召,发起战略进攻,加速了日本法西斯的最终崩溃。
日本遭到原子袭击之前,美军在太平洋战场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进至马里亚纳群岛,攻占日本本土只是时间问题;在中国,在抗日军民的浴血奋战下,侵华日军已被压缩到一些孤立的据点、城市、交通线的狭小范围,解放区军民于1944年春即开始局部反攻,驻华日军进退唯谷,已面临崩溃的命运。
面对残局,日本天皇和铃木内阁不得不从7月开始考虑投降问题,当然其时还妄图作有条件投降,直至8月10日,日本政府才正式通知美国,愿意在保留天皇制度的前提下,向同盟国投降。从拒不投降到有条件投降,再到无条件投降,显然不是两颗原子弹就决定的事,而是中、美、苏等国国际反法西斯阵营长期奋战的结果,是人的决定作用而非武器。由此,足见毛泽东对原子袭击日本效果的正确性。
战争胜负的决定作用,并不在于一两件新式武器,而在于人心和军力的整体对比。日本之投降,二战的结束,其实是中国军民长期奋战的结果,我们不可妄自菲薄;是苏军出兵东北的结果;又是美国太平洋战争逼近日本本土的结果,是中、苏、美三国合力抗日的结果。而非原子弹一件新式武器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