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为何能够以弱胜强 最根本原因有三条

王朝家有宠物·作者佚名  2007-01-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日。60年前的今天,中国军民载歌载舞,欢庆这场中华民族救亡图存之战的胜利。这场血与火的考验中华民族会代代铭记!

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在中日力量对比极其悬殊的情况下进行的。当时,日本已是高度发达的现代资本主义强国,而中国还是极为落后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然而,战争的结果是中国获得全面胜利,日本侵略者遭到了可耻的失败。

为什么中华民族能够以弱胜强,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最根本的原因有三条:

第一,面对亡国灭种威胁,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倡议下,国共两党不计十年内战前嫌,再度携手,共赴国难,奠定了团结全国各党派、各阶层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总框架。在此框架下,中华民族“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举国抗战,展现出了空前的民族凝聚力。

第二,面对强敌,全国军民以大无畏英雄气慨,胸怀必死决心和必胜信念,横戈跃马,前赴后继,“一寸山河一寸血”,谱写了一首首惊泣鬼神、万代景仰的英雄史诗。在前后14年抗战中,中国军民伤亡3000余万人,其中包括将官数百人,涌现出了杨靖宇、左权、张自忠、佟麟阁、戴安澜这样视死如归的抗日英烈,也涌现出了刘伯承、徐向前、吕正操、李宗仁、傅作义这样运筹帷幄的抗日名将,还涌现出了“狼牙山五壮士”、“八百壮士”、征缅“远征军”这样的英雄集体。

第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国抗日战争是正义战争,不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从世界反法西斯阵营汲取了精神鼓舞,得到了物质支援。白求恩、柯棣华、崔可夫、陈纳德、史迪威等英雄人物,是成千上万支援中国抗日战争的国际反法西斯战友的杰出代表,他们的事迹将为历史铭记,与山河同在。

现在,人类已进入21世纪,中国正在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道路上阔步前进。然而,血与火的历史不应忘记。中华民族的每一位成员,都有责任、有义务继续发扬当年同仇敌忾、举国奋起的抗战精神,为了实现祖国统一、富强和中华民族复兴、崛起,共同奋斗。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