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赴印缅抗日的老战士黄兴隆
一九四四年四月,日寇为打通中国华北到华南以至印度的大陆交通线而发动了自侵华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进攻战,即豫湘桂战役,企图打通平汉、粤汉、湘桂铁路,掌握一条陆上交通命脉。在这万分紧急时刻,国民政府与美国达成了加强远征军对滇缅日军攻势的协议,以期缓解压力。
同年十月,国民政府提出了“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口号,广泛发动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投笔从戎参加抗战。现已年近八旬的黄兴隆老战士当年只有十八岁,正在四川上高中,为报效祖国,抗日杀敌,他与四川的其他五十多名同学一起加入了中国驻印缅远征军。
四川成都应征入伍
“记得当时国民党在当地(四川)不少中学征兵,高中生是征集招收的主要对象,由于是清一色的学生娃,所以当时老百姓把我们亲切地叫做‘童子军’。”提起当年,黄兴隆老人激动地说,“我们加入青年远征军后,要到缅甸和印度打日本鬼子去!”
黄老说,想起当时的情景真让他激动,学生的思想比较激进,报国杀敌,尤其到国外,更有一种出征远行的自豪感!和他一起参加青年远征军的共有五十多名同学,他们被集中到成都西校场进行了数月的强化训练。
“出国打鬼子,大家同仇敌忾,纷纷表示,一旦派上战场,把日本侵略者打回老家去!”黄老边回忆边向记者比划着当年训练的一些动作,虽已年迈而威风不减当年。
赴印度兰姆伽集训
在四川成都的训练结束后,黄兴隆和其他同学一起被空运到印度的兰姆伽再次进行军事专业训练。到了兰姆伽,他发现他们当中除了中学生外,还有不少北大、东北大学的流亡学生。黄兴隆说,他学习的是炮兵瞄准手专业,训练他的是美国和英国的教官。
“训练十分紧张,教官要求很严格,但由于受训人员都是中学生和大学生,素质相对比较高,训练进行得很顺利。” 一九四五年五月,训练结束后,黄兴隆被分配到孙立人担任军长的新一军三十师八十八团炮兵一连,成为一名正式的炮兵瞄准手,被美军空运到新背洋机场。
此前,中国驻印军已根据史迪威提出的打通中印公路(又称史迪威公路),从印度力多开始,向新背洋、孟拱、八莫展开攻势已有数月。美军的两个工兵团开动大型机械设备,开进原始森林,紧张施工。
缅甸野人山阻击战
野人山位于缅甸最北方,是密支那以北一片未被开发的原始森林,再北就是冰雪皑皑的喜马拉雅山,由于山大林密,瘴疠横行,据说原来曾有野人出没,因此当地人将这片方圆数百里的无人区统称为“野人山”。
“当时我们使用的是七五榴弹炮,都由大骡马驮着随队转移。部队到达野人山后,我们炮兵一连主要配合步兵打外围阻击战,日寇十八师团盘踞在野人山,我们在那里打了整整一个月。”黄兴隆说,每天都有不少战士死亡,部队伤亡很大。尤其是在热带雨林里,不仅要时刻注意躲藏在密林深处的敌人,还要留心成群结队的蚂蟥的袭击,一不小心,被叮咬后就面临生命危险。
“在野人山的一个月里,我们一天的食物是一包压缩饼干。”黄兴隆还听说,军长孙立人率部队从缅甸突围到印度经过这片原始森林时,有不少战士因为饥饿和劳累,倒毙在森林里,被蚂蚁啃得只剩下一堆堆白骨,听起来让人毛骨悚然。
云南畹町胜利会师
中国云南的畹町,傣语意为“太阳当顶的地方”,横跨中缅界河的畹町桥,是“抗战运输生命线”滇缅公路中国段的终点。缅甸八莫距畹町很近,八莫是日寇入侵滇西的战略要地,关系到缅北及滇西全局。日寇集中残兵败将,层层设防,中国驻印军以工兵作业法逐步推进,同时以炮火轰炸,几乎将八莫夷为平地。
“进攻八莫十分艰难,日寇自觉末日来临,于是负隅顽抗。有一天,有两个连的日寇向我所在的师阵地反扑,敌人组成密集的敢死队气势汹汹地逼进。” 黄老自豪的说,“我们以强大火力扫射,日寇倒下一排又一排,后来双方展开白刃战,最后有近一千三百多名鬼子被击毙。”
一个多月后,八莫攻击战结束。日寇投降前夕,中国驻印军最后和滇西中国远征军在云南畹町胜利会师。黄老感慨的说, “回国时,我们炮兵一连一百多号人就只剩下二三十个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