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网友发表了一张据称是韩国四代项目的图片由此联想到日本同样提出了他们的四代机项目,而我国的四代机项目在今年也会上马.我就此对东亚三国的四代机项目作个简单的比较与分析.
1.韩国的四代机项目
从网友提供的图片我们可以看出,该机采用了鸭翼布局双发双垂尾等气动外形,以韩国的航空工业那点基础,想单独搞这么个东西基本上就同阿三造LCA一样,只会是一拖再拖,永无休止更有可能半途下马无疾而终.而此气动外形又同洛马当年的X-35早期一种气动布局十分相象,因此我判断如若真有此计划,必定是假借T-50金鹰计划与洛马合作之余的又一重大合作项目.由于采用了鸭式布局,其隐身性能应该不是太好.而双发双垂又可以肯定是一种类似F-15K的重型多用途战斗机,也就是说,对地能力可能才是其设计重心.联想到韩国的主要对手还是朝鲜,而朝鲜在未来30年之中基本不可能采购高档的四代机作为其防空主力,因此,此机的设计也未尝不可.但是若想靠此机来同除去朝鲜之外的其他国家夺取未来战区制空权则有些勉为其难了.而更多的消息则证实韩国的四代机项目还是F-35的可能性最大些,也就是说即使此计划存在也只会是作为F-15K的一种补充而韩国的防空主力还是F-35.
2.日本的四代机项目
日本的四代机项目F-3国内首先是由杂志上披露出来的而与之同步的F-2超改项目则被看成是为了弥补F-2战斗机的不成熟而作出的重大修改.我们首先看看日本的F-3的一些资料
日本之所以将F-3的设计原型选择为YF-23,主要是看中了其隐身性能。在日美双方最终确定的F-3设计方案中,基本保持了YF-23的气动外形,如大根梢比梯形主机翼、集平尾和垂尾功能于一身的V型尾翼(分别向左右倾料45°)、S型进气道、槽沟形尾喷管等。由于F-3是YF-23的日本缩小版,所以在一些细部上有较大区别。如F-3为单发,槽沟形尾喷管只有一个;边条较大、翼身融合程度更好;机身下两侧进气道与机身紧密贴合;V型尾翼形状为梯形等。总体来说,F-3比YF-23的结构更紧凑、隐身效果更好。与F-35相比,F-3的隐身优势就更明显。F-3战斗机的雷达系统及航空电子设备非常先进,代表了世界最高水平。其装备的AN/APG-81(V)1机载有源相控阵雷达是在F-35战斗机所用的AN/APG-81有源相控阵雷达基础上升级而来的最新型号,采用了新的砷稼化铟激励器和收发模块,性能比AN/APG-81提高了约25%。座舱显示系统、电子战系统、光电瞄准系统(EOTS)等则与F-35上的同类系统完全相同。
在这些航电系统中,很值得一提的是由英国BAE系统公司研制的光电瞄准系统。该系统的核心是一个第三代凝视型前视红外探测器,可以对远距目标进行精确的探测和识别。整个EOTS具有高分辨率成像、自动跟踪、红外搜索和跟踪、激光指示及测距、激光点跟踪等功能,是AN/APG-81(V)1火控雷达的有力补充。F-3的发动机也与F-35相同,可选普惠的F135-1PW-100或通用电气的F136-GE-100小涵道比涡扇发动机,两型发动机的静推力均为135千牛,加力推力为185千牛。虽然与F-35相比,F-3更强调隐身和高速性能,但强劲的动力使该机静推重比达1.13,最大推重比更达到1.51,所以该机的机动性能和超音速巡航能力并不逊色于F-35。据美方称,该机不开加力时就能进行1.5马赫的超音速巡航,开加力时超音速巡航速度可达2.2马赫,但时间较短。
同时因发动机性能优越,可使F-3获得较大的作战半径。在内部满油情况下(载油5500千克),最大作战半径达到1100千米,而全程超音速巡航(1.5马赫)状态下的作战半径也可达460千米。作为一种先进的隐身战斗机,F-3的武器主要采用内部挂载。其机身内的弹舱共有2个挂架,每个挂架均可挂2枚AIM-120C/D级别的中距空空导弹,或2枚113千克GBU-39/B炸弹。AIM-12OD是雷锡恩公司在AIM-120C基础上发展的新型空空导弹,采用了新的导引头,加装了双向数据链,扩大了不可逃逸区,射程增加约50%。AIM-120D目前仍在研制中,拟在2008年投入使用。GBU-39/B则是美军正在研制的最新型精确制导航弹。别看个头小,侵彻能力却与874千克重的BIU-109/B战斗部相当。
GBU-39/B配用JPF引信和阿莱尼亚•马可尼系统公司研制的“钻石背”弹翼组件,最大射程可达74千米。制导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采用先进的抗干扰GPS/INS制导装置,用于打击固定目标,命中精度为13米。另一种是采用末制导导引头,除能打击固定目标外,还可打击移动目标,命中精度在3米左右。与F-35B一样,F-3也取消了机炮,但可在机身中心线下方左右两侧挂载两个采用保形设计的GAU-12/U机炮吊舱。其中左侧吊舱内装一门5管25毫米GAU-12/U加特林机炮及其气压传动装置、炮口燃气偏转器和后座转接支架;右侧吊舱内装弹药及供弹系统。GAU-12用机炮采用闭环无链供弹系统,300发炮弹分层排列,通过输弹道进入左侧吊舱机炮进弹口。机炮射击时抽出的弹壳或哑弹,则进入输弹道,返回右侧吊舱的弹箱内。
弹壳留在吊舱内,既可使飞机横向重心位置变化不大、保持飞机射击时的稳定性,又可使弹壳不损伤飞机。传动装置为机炮射击和供弹系统提供动力;燃气偏转器使机炮射击时产生的火药气体向吊舱下方排出,不致损伤机体和影响发动机工作。GAU-12/U机炮既可使用美国M790标准系列弹药,也可使用25毫米口径欧洲标准系列弹药,但一般常用的弹种为PGU-32半穿甲高爆弹。为了增强F-3的攻击能力,设计人员在其两侧机翼下方各设有一个挂点,承重能力均为1500千克。必要时可在此处装两个挂架。可供外挂的载荷包括副油箱、各种吊舱,以及美国和日本研制的多种精确制导空空、空地武器等。
由上面的资料可以看出日本的F-3也是一种重视对地攻击的支援型战斗机,也就是说是F-2的下代产品,其拥有非常强大的对地攻击能力和隐身性能,同时也具有相当强大的机动性能和空中作战能力,但却不会是日本空战的主力战机,因为日本看中的仍然是美国的F-22将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采用引进F-15的方式在国内生产,既可以更好的消化吸收美国的先进技术,也可以减少研发成本快速提高空军作战能力,因此未来日本的空军将可能会是F-22与F-3以及F-2超改的搭配.其作战能力将远远超越防御所需.
3.我国的四代机项目
由于国内对四代机项目的公开资料几乎没有因此我们只能捕风捉影的简单谈下.从前段时间传出的一份某设计院资料我们可以从中看出我们的四代将不会是类似F-22的全四代战斗机我们只突出要求该型号具有超隐身性能超电战能力以及超机动性能.也就是说,我们的四代首先是一种突出夺取制空权的制空战斗机而不要求性能上的全面达标或者超越我们只追求单项上的突出从系统上形成与对手对抗的能力而不是从单个平台上的全面胜出.因此我们的四代将很有可能采用类似F-22的气动外形(将肯定不会采用鸭式布局)先进的电扫相位阵雷达系统内置式弹舱矢量尾喷与飞控相结合空中优势明显而对地性能并不突出的单项小冠军.让我们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