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纪实》之《空中摄影师——崔文斌》
1984年,入伍6年,担任电影放映员的崔文斌拍下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幅摄影作品,从此他以照相机为武器。他的人生感悟是:“我要把镜头当作自己的武器,我要用我的一生把我军骁勇、善战的军威表现出来。”
2004年,为了纪念空军成立55周年,全军推出摄影艺术展,活动向全军下发通知征集作品,早就想到空中拍摄战斗机的崔文斌认为这一次机会来了。但是部队有关条例明确规定非战斗机飞行员要想登上战机,必须由军区空军最高首长批示,那么首长会同意他的想法吗?按照当年的规定,战斗机飞行员停飞的年龄是43岁,而他恰恰已经到了这个年龄。体检中,他的心电图检查结果又有异常,他最后能登上战斗机吗?
接近停飞年龄的摄影师以什么样的毅力追求自己的梦想,又以怎样的激情创作出扬我军威的连篇佳作?
中央电视台第七套节目《军事纪实》之《空中摄影师——崔文斌》9月7日20:03首播。

【配音】:1984年,入伍6年,担任电影放映员的崔文斌拍下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幅摄影作品。从此他以照相机为武器。
【同期声】:济南军区空军政治部研究员崔文斌
那不是说(吹牛),24小时做梦都在想(摄影)
【配音】:1986年,在部队当宣传干事的崔文斌第一次拍摄到了战斗机。
【同期声】:济南军区空军政治部研究员崔文斌
飞起来我拍到的不多,都是在地面拍的多。
【配音】:1996年,崔文斌第一次航空拍摄。
【同期声】:济南军区空军政治部研究员崔文斌
他们都躺在那儿了,都躺在那里吐,但是我一直坚持到最后,把这个飞播造林拍完。

崔文斌清洗镜头
【同期声】:济南军区空军政治部研究员 崔文斌
在地面上拍,拍来拍去,拍多少年了,都是那么几个角度,那很难创新。那么我就想,怎么样我能升空,把空军的战斗力用我的镜头体现出来。
崔文斌合上镜头
【同期声】:济南军区空军政治部研究员 崔文斌

曾经做梦想,我什么时候能升空,也升一次空,拍一下空中编队。
底照片配上崔文斌的人生感悟:
我要把镜头当作自己的武器,我要用我的一生把我军骁勇、善战的军威表现出来
【配音】:2004年,为了纪念空军成立55周年,全军推出摄影艺术展,活动向全军下发通知征集作品。早就想到空中拍摄战斗机的崔文斌认为这一次机会来了。

多年的梦想通过这一次空军有这个通知,这个我就想一定要在这一次,把我的梦想实现
【配音】:但是部队有关条例明确规定非战斗机飞行员要想登上战机,必须由军区空军最高首长批示。那么首长会同意自己的想法吗?崔文斌在心理默默地盘算,按照当年的规定,战斗机飞行员停飞的年龄就是43岁,而自己恰恰已经到了这个年龄。
这么一想,崔文斌就更不想错过这次机会了。
【同期声】:济南军区空军政治部研究员崔文斌
如果错过这一次,恐怕以后就是永远也不会有这个机会了

【配音】:自从1984年开始从事军事摄影报道以来,崔文斌曾经多次登上直升机、运输机等机种进行空中拍摄,但这一次为了能够在空中拍摄战斗机,崔文斌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他带上自己多年来的获奖佳作,直接找到了首长。
【同期声】:济南军区空军政治部研究员崔文斌
我就跟首长说这个事,他说行啊,空军这个飞行条件上有这个规定,我们首长可以批。可以答复你,但是你身体怎么样?能不能胜任这很难说,他说不行做个计划
【配音】:尽管首长的答复是有附加条件的,但在崔文斌看来这几乎就是同意了。于是他赶紧着手制定拍摄计划。
【同期声】:济南军区空军政治部研究员崔文斌
自己可是反复在这考虑这个事,基本上就是这一晚上没有睡觉,(想着)第二天怎么去做。
【配音】:然而当崔文斌把做好的拍摄计划递交给首长时,首长的批复让他大吃一惊。

【同期声】:济南军区空军政治部研究员 崔文斌
首长批示,谁给你拍,拿什么去拍,怎么拍,给我批了一堆问号,我拿回来了,我当时一看这个吓一了身冷汗,自己没有经验也不知道找谁协调,很自然做了一个计划,后来说你找训练处,跟训练处一块来把这个计划做好
【同期声】:济南军区空军训练处主任 梁勇
他那个计划基本上不可用,为啥呢?因为他不符合我们从训练角度来讲的一些程序
【配音】:原来首长要的是飞行计划。而对于崔文斌来说,在和训练处商量这个计划之前,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
【同期声】:济南军区空军训练处主任 梁勇
因为崔文斌他没有飞行过,我首先考虑就是飞行安全问题,因为作为飞行员来讲,第一个是飞行安全问题,当时老崔跟我说的时候,我就想这个做计划可以,但是首先你必须完成几项工作。
【配音】:崔文斌这才明白,他要想搭乘战机升空就必须从飞行员基础训练做起。
【同期声】:济南军区空军训练处主任 梁勇
当时他很有信心。只要他有信心,我才敢做这个计划,如果他自己都没有信心,那计划我也不敢给他做。

【配音】:按照飞行员的标准,崔文斌开始接受体检。
【同期声】:济南军区空军政治部研究员 崔文斌
几十道关,上百道,一关不合格都不行,哪一关,被卡了,或者有毛病,全部淘汰,就不往前进行了。因为我1978年高中毕业的时候招过飞,我查过体,我知道我身体素质还可以
【同期声】:旋转测试
( 配上字幕:飞行员必须在90秒钟内旋转45次, 崔文斌当时顺利通过了测试)

一开始的体检,崔文斌都很顺利地通过了,但在心电图这一关他却遇到了麻烦。检查结果显示,他的心电图有点异常。【同期声】: 空军招飞局济南选拔中心主任 潘汝山
如果坚持上飞机就有可能出现严重情况,比如供血不周
【同期声】:济南军区空军政治部研究员 崔文斌
这就是打击很大。一听不行,一下子泄气了,我说能不能再给我查一遍
【配音】:在崔文斌反复请求下,医生又重新为他检查,但一共查了四遍,却都是同样的结果。
【同期声】:济南军区空军政治部研究员 崔文斌
他(医生)说是在这种情况下,他说身体不合格了,你不行了,就是说卡死了,绝对是不行的,因为他放了我,一旦出了事那就找他。
【配音】:但崔文斌不想自己的梦想就此破灭,在他的软磨硬泡下,体检中心的医生们专门为他开了一个碰头会。
【同期声】:济南军区空军政治部研究员 崔文斌
完了那个医生就说,坚持住,绝对不能放。他说出事我可承担不起
【配音】:就在这时,一个女军医提到了体检的标准问题,让崔文斌看到了一线希望。

【同期声】:济南军区空军政治部研究员 崔文斌
她专门为飞行员康复治疗。那这个军医讲,她说可以的,她说为什么可以呢,她说你现在是查体是,按招收空军飞行学员标准查的,那他肯定不行,但是就是说,我们的飞行员在住院、康复、疗养期间,像这种情况,像他这个年龄是我们放了
【同期声】:潘汝山 空军招飞局济南选拔中心主任
有的时候一个人的单项标准可能不行,但是综合起来也许是可以的。另外,考虑到他是搭乘飞机,而不是驾驶,我们经过讨论认为可以放宽标准,这样就通过了。
【同期声】:济南军区空军政治部研究员 崔文斌
这时候就是说这个医生就说的让我非常激动啊。
【配音】:体检通过之后不久,空中拍摄的飞行计划经过首长详细的批示也下发了。
【同期声】:济南空军副空军司令员 凤景泉
作为领导也是要承担风险的,但是崔文斌比较执著,对他自己的工作也很有研究,所以我批准了他,这种拍摄能更加真实反映我们空军的战斗力
【配音】:随后,崔文斌马上投入到登上战斗机前的基础训练中。而第一个科目就是在战斗机上被称作的自救训练,因为它是在发生严重事故时才使用的。
【同期声】:崔文斌一段接受自救训练的录像资料
【同期声】:济南军区空军政治部研究员 崔文斌
战斗机跳伞就是有什么情况了,你一拉这个拉手,这个座椅把这个座舱盖顶开,再把你抛出去,就是座椅脱落,然后就是开伞。在几秒钟就可以完成了。
【配音】:虽然参加自救训练让崔文斌感到新奇,但是想到如果真的到了这一步,他的心理也不免产生压力。

【同期声】:济南军区空军训练处主任 特级飞行员 梁勇
飞行安全这一块,你必须有这个思想准备。就是说敢于牺牲,大无畏的一种思想准备。
【配音】:而参加自救训练,让崔文斌更深刻地理解了飞行员忠诚、无谓的精神。
【同期声】:济南军区空军政治部研究员 崔文斌
一等事故就是机毁人亡,就是人机全都完了。二等事故就是飞行员跳出来了,飞机完了,这是二等事故。但是飞行员在空军部队(出现)一等事故比二等事故多。飞行员自觉性都非常强,在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绝不跳伞,一定想办法把飞机整回来,都这样。
【配音】:自救训练结束后,按照计划,崔文斌又逐一进行了多种登机前训练。在 “模拟驾驶舱”,他最终体会到了战斗机飞行员在空中飞行时的感觉。
【同期声】:崔文斌体验模拟飞行驾驶
模拟机上崔文斌的驾驶“着陆事故”
【同期声】:空军某飞行学院团长 特级飞行员 严 黎
如果说是盘旋的话,有一点类似在高速公路上面的急转弯,它有一种向心力。如果说拿筋斗,那么就像我们游戏当中的过山车,如果说我们俯冲,就有一点像我们海盗船,一种感觉。
【同期声】:吕家旺 空军航空兵某师副参谋长 特级飞行员
在很短的时间之内,我们老崔通过努力,达到了后舱拍摄的要求。这个也是我没有想到的。
【同期声】:崔文斌和飞行员一起走向飞机
登机
关仓
起飞
【配音】:终于,真正的飞行体验开始了。

【同期声】:吕家旺空军航空兵某师副参谋长特级飞行员
上飞机之前这个我看(崔文斌)有紧张,也有激动,同时也有兴奋,这三方面都有。
【同期声】:济南军区空军政治部研究员崔文斌
这个时候飞上去以后,一拉(起飞)的那一瞬间感觉到挺美,当时“嗖”的一下子,完了以后,回过魂感觉到看看挺美。
【配音】:战机呼啸着冲上天空,当飞行员作了几个简单的动作以后,崔文斌就感到了身体的不适。
感觉晕,感觉想吐。就是说压,使劲往下压一压,包括两个耳朵(耳膜)鼓起来的,使劲捏着鼻子鼓鼓才能,压着耳膜才能鼓起来,要不然耳膜使劲往里压,压得耳朵疼。
【配音】:在这一次体验飞行中,崔文斌乘坐的是有着前后舱的教练机。就像学开汽车,教练虽然并不驾驶,但是却可以随时进行控制。而此时崔文斌就坐在教练的位置上。这让处于前舱的飞行员感到有些担心。
【同期声】:空军航空兵某师副参谋长特级飞行员吕家旺
最容易动到的和容易摸到的。而且这是对飞行安全产生影响最大的,这就是弹射这个把手。
弹射把手是一个拉环式,只要上提,或者左右碰动,有可能产生连接,前后舱(座椅)都同时会弹射离机,这样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配音】:在三十分钟的飞行体验中,崔文斌很快就适应了情况,并且还主动要求飞行员做了几个特技动作。带着激动和高兴的心情,崔文斌走下了飞机。但是他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并没有注意。
【同期声】:空军航空兵某师副参谋长特级飞行员吕家旺
下来以后,(崔文斌的)脸色确实是感觉脸色发白。同时,可能身体上还有一些不适的这种反应。
【配音】:飞行体验是在上午,到了下午,崔文斌就迫不及待提出继续参加飞行。这一次,他要带着照相机上去。实现他在空中拍摄战斗机的梦想。为此,飞行员们在地面上反复进行了编队飞行演练。
飞机机群一升空,崔文斌立刻拿起照相机拍摄。

【同期声】:济南军区空军政治部研究员 崔文斌
上去以后,怎么说呢,注意力集中了以后,就什么(反应)都感觉不到了。因为毕竟来讲,第一次升空拍摄,升空以后,感觉就说是非常激动,拿相机不停地瞄,不停地拍。【配音】:然而,为了找到最佳拍摄角度,崔文斌乘坐的战机必须做出多种特技动作。
【同期声】:空军航空兵某师副参谋长 特级飞行员 吕家旺
飞机到前方以后,为了实施拍摄最佳的时机和状态,这样我必须还要像这样的压坡度,这个很短,因为坡度形成以后,整个机组(编队)是在运动的,这个容易产生相撞,这个实际也是。他在侧回头的情况之下,形成坡度,在短时间内他必须完成拍摄。然后紧接着脱离这个位置。
一会儿一会儿就不行了,就开始晕了,晕了,就开始反胃,就开始想往上顶。
【配音】:就这样,崔文斌在反复做着特技动作的战机上,忍受着巨大的晕机反应,咬牙坚持着拍摄。80分钟之后,第一次空中拍摄任务结束,崔文斌顾不上身体的不适,带着激动的心情,崔文斌马上查看拍摄效果。
【同期声】:济南军区空军政治部研究员 崔文斌
感觉到打百分之八九十能达到七八十分吧,百分之二三十十几,百分之二十二十几能达到个及格或者不及格,但是经过后来分析,我觉得那些东西,第一次拍那些基本上都不及格。
快门声 摄影作品
【配音】:按照预定飞行计划,崔文斌又先后几次登机拍摄,他不仅逐渐适应了飞行时的生理反应,并且加强了与飞行员的沟通,迅速找到了拍摄战机编队的技巧。同时也把自己的创作情感融入到了其中。
【同期声】:济南军区空军政治部研究员 崔文斌
它(战斗机)正常的飞,你基本上看不到那个(炸)弹,在下面能看到,但是在上面你看不到,平着也看不到很清楚,尤其转弯的同时,飞机一侧,一侧的同时,肚皮上那些弹,挂着那些弹全部暴露,全部出来,非常凶猛,非常有气势,非常漂亮。

【配音】:幸运的是,在一次飞行中,崔文斌拍到了这样一幅自己认为从事军事摄影以来拍得最好的作品。
快门声 摄影作品
【同期声】:济南军区空军政治部研究员 崔文斌
搞摄影的都明白这个道理,就是说一般的你再激动,一定不要弹尽粮绝,一定不要把胶卷拍完了,为什么,很难说到最后,你把相机放下之前,能发生什么事,你都预料不到的。
【配音】:也就是在这一次飞行中,又一个精彩的画面突然出现在崔文斌的眼前。
【同期声】:济南军区空军政治部研究员 崔文斌
对着太阳,即将落山的时候,红红的太阳把飞机,把座舱,把天空都染红了,非常漂亮,非常美,正好两架小飞机,那两架小飞机离我远的同时,它在转弯
那么我就瞬间举起相机,“啪、啪、啪”就拍了几张,拍第三张的时候,这个飞机已经消失无影无踪了
快门声 摄影作品
那么我这幅作品回来以后,越想越有味
尤其两架小飞机就像两只和平鸽一样,这使我们想起我们军事的目的是什么,就是为了和平,为了祖国得安宁,为了人民的幸福,不希望战争。
【配音】:就在崔文斌按照预定飞行计划继续进行空中拍摄的时候,正好赶上一次战斗机实弹攻击训练,然而,这一次却让他真正体验到了乘坐战斗机飞行的利害。

【同期声】:强五起飞 空中飞行 编队
【同期声】:济南军区空军政治部研究员 崔文斌
特别特别难受,五脏六腑(好像)全滚出来了,那就是马上吐,压得头都难受,那种压力,头要炸开的感觉。
【配音】:由于战机在击发实弹过程中,需要急速俯冲和攀升,在战机高速攀升时,这就会产生五个左右的载荷的超重,这就使得飞行员必需承受自己体重五倍的压力,而这时崔文斌还不仅仅要承受这种压力,就连他手中七公斤的照相机也达到了三十五公斤的重量。【同期声】:济南军区空军政治部研究员 崔文斌
第一次的时候,我啥也没拍成,整个人压扁了以后,相机抬不起来,眼皮都挤一块了,人都压缩在一块了,没法拍。没法拍,完了以后,这时候非常难受,这种感觉“呼”一下子眼前全黑了,全压扁了,全黑了。
【配音】:第二次战斗机强拉,身体上的强烈反应,让崔文斌在战机第二次俯冲时,仍然没有拍摄。但此时,他已下决心一定完成拍摄任务的。
【同期声】:济南军区空军政治部研究员 崔文斌
后面这第三次有经验了,完了以后,把相机往上顶,使劲往上顶,往上顶,看着,完了,强忍着,反正明明知道压扁了,那是种感觉,强忍着,完了,拍,拍下来以后一看,这时候可能成功了。

快门声 摄影作品 《稳 准 狠》
字幕:2004年,在纪念空军成立55周年摄影展上,崔文斌的作品受到好评,并在多种报刊杂志刊发。
【配音】:2005年10月,“和平使命”中俄联合军事演习举行,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空中摄影经验的崔文斌主动请缨。
【同期声】:济南军区空军副空军司令员 凤景泉
这个工作既能反映我们军事训练水平,体现我军精神风貌,又能积累资料,所以我们也高度重视。
【同期声】:济南军区空军政治部研究员 崔文斌
我们首长也特别重视这个事,首长反复地也给我们讲,一定要把资料记录好,把资料从头到尾记录下来
【配音】:让崔文斌高兴的是,这一次飞行计划很快就做好了。
【同期声】:济南军区空军政治部研究员 崔文斌
我在从几百公里以外的一个地方到A基地去升空,然后,那四架战机从B基地起飞,这样我们在空间相遇,然后再拍。
【配音】:但是由于天气原因,飞行计划却被多次取消,他只能在地面干着急。
【同期声】:济南军区空军政治部研究员 崔文斌
要不就是B方,B机场天气不行,起飞不了。要不就是我这儿,要不就A基地,天气不好,起飞不了。
【配音】:眼看着这次演习的预演就要接近尾声了,自己又要不停地赶往各个基地进行地面拍摄,心情急躁和过渡劳累终于让崔文斌的身体出现了问题。
【同期声】:济南军区空军政治部一级士官 陈 军
我记得当时是从第二个演习地点,他就感觉到身体有点不适,但是由于工作需要还是坚持了下来。直到第三个地点的时候,那是彻底不行了

【同期声】:济南军区空军政治部研究员 崔文斌
迷彩服你穿一会儿就全身湿透了,湿透了,再一坐车,往车里面一进,车里面开着空调比较凉,再一冻,再一降温,完了以后,再一出去,再一跑,再一活动,再又一升温,翻来复去,翻来复去这么,再加上我肚子不好,那两天肚子不好,闹肚子,然后就虚脱了。
【配音】:崔文斌不得不停下工作,来到医院输液。本应输液三天,但第二天他就接到了飞行计划马上实施的消息。第二次输液一结束,他就立刻感到了起飞的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