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事专家姜鲁鸣指出,在信息化时代,必须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中,建立稳定和长效的机制,在规划、结构、技术、人才、后勤保障等方面实现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全方位的融合,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融合式”发展道路。
担任国防大学国防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的姜鲁鸣教授从事国防经济研究多年,成果颇多。他在接受本社记者访问时表示,在信息化战争条件下,“融合式”已成为发达国家进行国防建设的基本模式。现代战争和军事活动对资源需求量呈现出量大、时间急、技术含量高、结构复杂等特点,单靠独立的国防经济部门已难以支撑现代军事活动,必须依托国民经济体系。许多对军事至关重要的高技术,如计算机、电子、通信、先进材料等的发展,已主要由民用市场推动。同时,许多民用高技术成果具有极高的军用价值,平时可为经济建设服务,战时稍加改造即可转为军用。这为融合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基础。
姜鲁鸣认为,“融合式”发展是解决中国国防建设诸多矛盾的基本途径。首先,它是解决国防投入不足问题的重要举措。与新世纪新阶段军队承担的新的历史使命相比,中国的国防建设投入规模还有差距。国防建设只有充分利用民用资源,依托国民经济体系,主动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中去,变“被动输血”为“主动造血”,才能从根本上化解国防投入不足的矛盾。
其次,“融合式”发展是提高国防费效益的有效方式。目前,中国国防费结构还有较大的优化空间。例如,通过依托国民教育体系,借助地方教育资源为国防培养军事人才,可以大大缓解国防费中军事教育经费的不足,提高军人整体素质。
他强调,当前,中国国防经济体制与信息化战争要求和国民经济发展还存在着一些不相适应的方面。通过“融合式”发展,在国防建设与国民经济建设之间建立一个平滑的平战转换机制,可以进一步提高国防系统分享经济建设成果的能力,将经济发展的优势适度转化为国防发展优势。(中国新闻网/陶社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