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中国解放军大型预警机成军之前

王朝家有宠物·作者佚名  2007-01-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当初在买以色列的“费尔康”时,我心里就觉得非常不舒服,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大国去几百万人口的弹丸小国买预警机,这是说明我们中国人太笨,还是以色列人太聪明了?再着我也知道,美国是绝对不会让我们太如意的。果不其然,引进“费尔康”的计划以流产而告终。

不过对此,我反倒觉得是件好事。A-50你看不上眼,“费尔康”买不到,看你怎么办?是自暴自弃,还是卖了孩子,买蒸笼,咱不蒸馒头咱蒸(争)口气。这咱自己研制的大预上天了,据说性能直逼美国的E-2和E-3,让美国人的心里别扭脸上无光脑子眼里直疼,我想早知如此,老美决不会拦着以色列卖“费尔康”的。

为什么?很简单,对中国而言,你要摧毁或者控制他的某个行业某个成果,不用耍什么预谋诡计。只要把他现在还没有的或者比他现在东西先进的卖给他就行了,最好是要多少就给多少,充分满足他的需要,简单不。中国的民用客机产业就是最明显的例子,如果当初,要是买不到波音的客机,只能下决心搞自己的运10的话,那么中国的客机产业恐怕早已经会和空客和波音三分天下了,而不是花了能买下整个波音公司的大价钱,却还要和巴西共同生产支线客机。

相反的是中国的航天工业,一开始就没指望从国外去买到真正的技术和产品,这些东西关键是你再有钱,人家也不会卖给你。没办法,我们只有老老实实的从头做起,从最简单的坐起,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做好每一项研究试验工作。在经历了数不清的失败和成功之后,终于铸就了现在屹立于世界之巅的中国航天工业。虽然说前苏联在中国航天的起步阶段,给予了很重要的支持,但是假如没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决心和勇气,那也是绝对不行的。

事物的发展完全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科学规律。作为科学技术也是一样的。比如INTER的CPU,就是从最简单的8088开始起步,经历了由8086.286.386.486.586.P1.P2.直至现在的P3.P4。如果缺少了中间任何环节,那么就根本不会凭空造出来现在的P4来。技术的积累是一步步的,其中有成功的经验,但更多的是失败的教训,在曲折和摸索中不断前进,虽然会有挫折弯路和失败,但只要坚持不懈,最后一定会取得成功的。

不可否认,适当的技术借鉴,有益于技术的迅速提高,但是这需要有充足的技术积累做后盾的。这就好比,你把一架F-16送给古代人,但他除了拿上面的铝片做斧子外,根本没能力再造一架出来一样。因为他们没有必备的先进的理论,材料,加工设备,电子产品,而这些是完全依赖技术和理论的不断积累发展的,是不可能一挥而就的。

通过大预和中华神盾舰,我们看到的是中国在复杂成套技术上全面的突破和创新,而最关键的是我们由此培养和造就了一个拥有完整经验和技术的研究生产团队,只有这样才能说是真正的掌握了这项高技术,这才是最最重要的。自己研制的东西,可能一开始性能并不理想,但是咱自己知道优点和毛病在那儿,通过使用及时发现和不断改进,性能也会不断的提高,而且由此形成一个完整的技术链条,再发展类似的武器系统也有了基础和经验,可以实现更大范围的技术突破。

理解了这些,便很容易明白为什么印度会死守着性能明显已经落后于时代的LCA和阿琼不放了,因为他们知道只有通过在LCA和阿琼上的严格磨练,培养出掌握完全技术才能的科研团队,印度才会真正掌握和制造出世界一流的武器系统。

在此,我真诚的希望,我们中国的科研机构和军工系统,放弃浮躁和依赖的心理,真正静下心来,踏踏实实的研究,认认真真的试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搞出代表世界一流的武器系统。反之,就算是欧盟放开了武器禁运,哪怕美国也不再搞武器禁运,那么我们在真正面临战争时,才会真实的发现,我们犯了无法饶恕的和无法挽回的错误。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