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到来之夜我军将士如何泰然处之

王朝家有宠物·作者佚名  2007-01-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最近读一则故事,说的是从前外国有一位农场主,在大西洋岸边耕种了一块土地。他总是不断地张贴雇用人手的广告,可还是很少有人愿意到他的农场工作,因为大西洋上的风暴总是摧毁沿岸的建筑和庄稼。有一天一个又矮又瘦的中年人找到农场主应聘。“你会是个好帮手吗?”农场主问他。“这么说吧,即使是飓风来了,我都可以睡着。”应征者得意地回答。

虽然听起来这个长工有点狂妄,农场主心里也有点怀疑和不快,但因为太需要人手了,他被录用了。这个其貌不扬的长工把农场打理得井井有条,每天从早忙到晚,农场主十分满意。不久后的一个晚上,狂风大作,农场主赶快跑到长工睡觉的地方,使劲推摇睡梦中的长工,大声地喊他:“快起来,暴风雨就要来了!赶快把东西收拾好,否则被卷走了就什么也没有了!”长工在床上不紧不慢地说:“不,先生。我告诉过你,当暴风雨来的时候我也能睡着。”农场主被长工的话气坏了,真想当场把他解雇了。农场主强压着火气,赶忙跑到外面,一个人为即将到来的暴风雨做准备。不过令他吃惊的是,他发现所有的干草堆都早已盖上了焦油防水布,牛在棚里,鸡在笼中,所有的房间门窗都是关好的,每件东西都拴得结结实实,没有什么能被风吹走。农场主这才明白了长工一直强调的话意。

不难明白,这个长工之所以能高枕无忧睡得着,是因为他在暴风雨到来之前一切都做好了准备。

我军是中国共产党缔造和领导的,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的人民军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是祖国的钢铁长城。担负着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的重任。新形势下我军如何担起“打得赢”、“不变质”的历史重任,做到在暴风雨到来之夜能象前面说的长工那样处事不惊,安如泰山,使党和人民真正放心,做为一个有着二十多年兵龄的现役军人,我谈几点管孔之见:

首先,必须科学编制,真正形成协调精干、科学合理的战斗机体。虎豹之所以能比一般的野兽跑得快,因为它有非常协调的身体--当然也是食肉动物为了能生存而进化而来的;同样一部机器要想运转得既快又好,就要求它的每个部位都是最佳的。而我军要想做到任何时候都不畏强敌,真正做到“乱云飞渡仍从容”,就必须解决现有的“头重脚轻尾巴长”外加“肚子大”的问题,除了使头部、尾部的问题解决之外(应该说党中央、中央军委已着手在解决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当前还必须解决肚子大的问题--为了提高部队战斗力、为了我军的生存和发展要舍得动刀子、敢于动刀子,具体地说就是减少编制层次和指挥环节,这样不仅可以减少不少编制上的难题,更能减少中梗阻的问题,从而保证快速高效、反应灵敏。

二是要选贤任能,真正把好选人用人的关口。无论怎么发展,人仍将是取得战争胜利的决定的因素。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把优秀的青年征集到部队。可以肯定地说,我国在兵役制度上是滞后的,兵难征、应征青年文化素质低已严重地影响了部队建设,目前的情况是:最优秀的青年上了大学,其次是上了大专、中专,再次是去了私立学校,脑袋再好用点的又出去打工了,剩下的可想而知了。而且现在一些高中生在外地打工,不回来参加征集,兵役机关也很难按《兵役法》实施处罚。这方面的情况不少专家学者也在探讨,发表了很多高见,我这就不多赘言了。我想更应引起关注的是目前我军在用人上的弊端。因为是老部下就用、因为在领导身边工作就用、因为经常往领导那跑就用、因为是老乡就用、因为会“勾兑”就用、因为有点“来头”就用等已较严重的问题,客观地说领导也是人,在同等条件下适当照顾一下各种关系,把他们放在前面用,都是可以理解的,问题是有的干部用得也太离谱了!有的领导竟然说出“我都不熟悉怎么可能用!”。用人问题是个导向问题,用错一个,伤到一片;照顾一人,跑掉一群。许多有本事的干部为什么那么强烈地要求转业--就是因为“此地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他们认为“凭本事我没必要去搞那些低三下四的不公平竞争”。所以说要把部队建设搞上去,必须把好选人用人这个关口,确实按德才兼备的标准来选用人,不能光照顾关系,更不能在选用人上有铜臭味。虽然眼前和平环境体现不出来,用谁不用谁似乎差别不大,但做为领导机关任何时候也不能忘记“政治上合格能带兵打仗”是我军用人的硬道理,要切实把旅、营、连等主官岗位做为选用人的主渠道。现在战争是人才的大比拚,有了人才战争就有了胜数,我们不仅要注意用好的政策吸收优秀人才,更要用好的政策留住人才,积极公正地发现培养和选用人才,只有这样我军才能不断发展壮大,才能在未来战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三是严格锤炼,真正锻造“文明之师、威武之师、胜利之师”。由于长期的和平环境,加之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客观地说,我军不论是作战能力,还是对外形象与党和人民的要求都是有差距的。我们不仅在现实生活中可以听到地方人民群众对当今部队官兵的一些评议,就是从网上也不难看到对军队,特别是当代军人的评议。客观地讲,总体是好的,但不足之处也是了然的。俗话讲“有作为才能有地位”,我军要想赢得应有的地位,就必须外树形象,内强筋骨。具体地讲就是要在把好征接关、努力把地方思想好、有文化的优秀青年征集到部队的同时,加强培养,认真组织革命理论和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使广大官兵政治坚定,情操高尚,真正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军人,广大军官成为文武双全的复合型指挥员;要严格作风培养,通过严抓细管,使我军官兵令行禁止,举止文明,行为规范。全军上下步调一致,军威雄壮,气势如虹;要从严施训,针对未来高技术战争的特点,瞄准强敌,逼近实战练兵,通过严格训练,造就雄师劲旅,降敌神兵,随时能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总之,要以“文明之师、威武之师、胜利之师”的形象赢得人民群众的信赖、理解、尊重和支持。

四是优待军队,真正营造军人这个职业光荣的社会氛围。保家卫国,维护人民的和平劳动是我军的根本职能。战时、遇有急难险重任务时,军人要冲锋陷阵、流血牺牲,一位领导说得好:“如果说在地方工作流的是汗、计较的是报酬的话,那么军人流出的是血、献出的是青春和生命,是无私的奉献”,因此,不能简单地把军人与地方的同志比,更不能只看到部队干部工资表上的工资比地方干部高(现在甚至出现了把部队干部与地方下岗职工比的比法),实际上只要了解一下地方干部的真正收入,稍做比较就十分清楚了,这种反差和不公平已极大地影响了部队建设。当然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目前部队干部多数人的心态是:反正自己也不会在部队干一辈子,再苦再累把这几年熬过去算了――何必找领导反映半天不仅不起效果,反而自讨没趣――大家都不愿说。还有,就干部成长的过程来说,部队干部更不容易提升发展,任免层次更高,竞争更激烈,但就是这样,到地方之后还得不到应有的承认和待遇――一个正团职往往连个实职副科也难安置,试想这样下去部队干部怎么安心,特别是有本事的精英人才怎么可能留住?要知道现在毕竟是和平年代,军人也是人啊!所以要真正稳定好部队,特别是留住人才,有关机构必须研究这些新情况,拿出新办法,要在全社会营造军人这个职业光荣的社会氛围,否则和平时期是无所谓,但真的战争来了是要吃大亏的。

做为一名军人的后代和受党、军队培养教育多年的部队干部,本着对我军如何发展这个问题的探讨,我谈了上面的个人见解,由于自己认识问题的水平有限,很多地方可能不妥,有些观点可能还偏激,但我是认真并且带着感情的,不妥之处请领导和战友们批评指正.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