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装某军代室新装备监造纪实

王朝家有宠物·作者佚名  2007-01-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新年开门见喜,海军装备部驻天津某军代室,盼来了从国内某著名大学传来的好消息——

由军方招标、该大学中标的某型导航装备尖端技术难题被突破,标志着我国在舰艇导航领域实现了核心技术自主创新。

承担海军舰艇导航装备监造任务的海装驻天津某军代室,以勇于创新改革的“三级跳”,实现了人民海军导航装备的跨越式发展。

跨入装备通用化新领域

大雪天让人急出一身汗。军代表付中泽有过一次难忘经历:

某部一艘主力战舰导航设备出现故障,急需恢复。付中泽领受任务后,紧急赶往千里之外的某军港。

登上战舰,打开故障设备,装上新配件……然而故障并没有排除。仔细检查,原来是新装的配件与舰上导航设备的系统配置格式不符。付中泽立即与研制单位联系,谁料竟然找不出这一型号导航设备的标准图纸……

怎么会发生这样的问题?付中泽急得直冒汗,只得硬着头皮将整个设备“开膛破肚”,逐个部件查找故障,整整在舰上熬了一个星期。

付中泽的遭遇,给军代室领导敲响了警钟。他们带队深入舰艇部队,历时两年,摸清每艘舰艇导航装备的型号和技术参数,确定了5个型号30种标准装备。同时,他们督促承制单位优化结构设计,完善零件、组件筛选处理工艺,使装备生产质量实现通用化、规范化管理。

迈向装备研制竞标大市场

1997年,某定点研制单位由于应用软件开发水平不高,年底没有为某型导航计算机提供合格产品,军代室在评先进时被“一票否决”。

事后,军代室上下都感到“冤得慌”:当时驻地有好几家科研院所都是国内知名的计算机研制应用单位,如果把这一项目交给他们中的任何一家,都不会是这样的结果。

“画地为牢”的旧机制,让他们饱尝苦果。教训让他们认准了一个“理”:谁能搞出先进技术装备就找谁。

某舰艇新型导航装备的一个关键部件采用了一项尖端材料技术,承接任务的两家国有科研单位很长时间拿不出合格产品。军代室发现江南某民营企业的技术达到军方要求,于是请示上级提出更换研制单位,与这家民营企业签订了合同。一年后,两批产品经严格验收,全部合格。

跃上装备自主创新快车道

一次,军代室接到命令:为某主力战舰维修导航装备。

谁想,这套耗费巨资引进的先进装备,因为没有配件,导致无法继续使用,不得不将其当废铁从战舰上拆掉。

军代表们心疼之余,陷入深思:依赖别人的技术只能“爬行”,只有自主创新,才能跃上跨越式发展快车道。

决心下定,总代表田赤军带领军代表们走南闯北,遍访了20多名国内导航技术权威,分析查阅了1000多份世界高新导航技术信息资料,列出了必须突破的关键元器件技术性能指标,督促研制单位自主研发,只用4年时间就完成了关键技术的开发。

经专家鉴定,新型装备导航定位精度上了一个新台阶,填补了国内导航领域的技术空白,实现了国产导航装备的又一次更新换代。(记者司彦文通讯员夏年泽邓显伟)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