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将建造自己的热核实验反应堆

王朝家有宠物·作者佚名  2007-01-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2005年7月1日人民网消息:中国首席等离子体物理学家星期四说,中国可能会自主建造热核实验反应堆,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提供持续的电力供应。

中国的科学家们在参与ITER建造的同时,还要建造属于他们自己的复杂的热核反应装置,这是介于现在的等离子体物理研究和未来的聚变发电站之间的试验步骤。

这位不愿意透露姓名、参与ITER项目的科学家向新华社记者说:“中国科学家的最终目标是通过他们自己的努力建造热核实验反应堆。”

这位科学家说:“象ITER这样的国际合作使我们可以保持世界最先进的技术水平,一旦我们加入这个全球性的合作,我们就有权利享有所有顶尖的技术秘诀。”

利用海水中的氘作为反应燃料,在1亿摄氏度下运行的氢等离子体装置将产生500兆瓦的聚变能。ITER,拉丁语的意思是“路”,就基于这个观点。

与ITER聚变堆的过程刚好相反,目前世界上所有的商用核反应堆都是裂变堆,消耗的燃料是不可循环利用的矿物资源铀和钚。裂变堆产生的废物具有放射性,而聚变反应则不会影响环境。

40年前,中国的科学家们在地处内陆的四川省西南地区的大??代末,美国和日本提出ITER的概念,2003年中国加入ITER。在六个伙伴参与的耗资100亿欧元的宏伟计划中,欧盟将承担50%的预算总费用。其余5个国家美国、日本、俄罗斯、韩国和中国各承担10%。

从2003年起,中国工作组就承担了一系列重要任务。ITER国际协调员、日本物理学家YasuoShimomura说:“中国科学家所做的工作给人们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正在研制的先进超导实验托卡马克(EAST),就是ITER的一个原型堆。

EAST耗资2亿人民币(2千4百万美元),计划今年底建成,可在超过1亿摄氏度下运行,连续放电1000秒,将创造世界记录。

中科院基础研究局的一位负责人说:“EAST只是最接近ITER的一个原型,至少在10年内是无可比拟的。”

经过激烈的外交攻势,六国合作伙伴于星期二(6月28日)在莫斯科达成共识,在法国与日本竞相成为新型反应堆东道国的竞标中,首座ITER反应堆将在卡达拉奇建造。

ITER的建设即将开始,2016年可能实现首次等离子体运行。但是据最乐观的估计,要实现ITER的首次商业化至少需要半个世纪。抵W??d|

在莫斯科会议确定最终结果后,中国科技部部长徐冠华说:“中国是能源短缺的国家,这项全球性的解决能源供应问题的研究计划对我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