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体育赛场上,人们看到的往往只是获奖选手的自豪和荣耀,却忽略了那些在幕后默默奉献的陪练。在海战场上也一样,舰艇坚强战斗力的生成同样离不开那些无私奉献的“陪练”们。这里是一位潜艇部队辅助船中队长的口述──
在潜艇部队,我们这艘船通常被叫做捞雷船。捞雷,就是打捞回收潜艇训练过程中发射的各种鱼雷和水雷。其实,它还同时承担着运送鱼水雷和为潜艇训练作目标舰的任务。说白了,我们其实就是做潜艇的“陪练”,让潜艇保持战斗力,提高战斗力。在潜艇部队工作十几年来,我指挥这艘船执行这些任务记不清有多少次了,有些事却永远难以忘怀。
图1:捞雷船英姿-普建军摄
■ 波峰浪谷中,我们用勇气驯服鱼雷
将价值上百万元的训练用鱼水雷安全回收,是潜艇训练的一个重要环节。尤其是电雷(用蓄电池推进的鱼雷),价值更高,而且首部怕碰撞,发射后浮在海面上,只能让官兵乘小橡皮艇靠上去人工操作,才能完成打捞任务。承担这项艰巨任务的,就是我们这艘捞雷船。
农历八月十五,传统的中秋节。在这个人们企盼团圆的日子,我和船上的官兵正在某海域等待潜艇发射的训练用鱼雷出水。天气遭透了,六七级东南风搅起巨大的涌浪,把我们时而抛上浪峰,时而扔进谷底。但全体舰员都加强瞭望,严阵以待。
两条若隐若现的白色航迹出现在波浪中:鱼雷出水了!
打捞鱼雷这么多年,这样恶劣的海况还是第一次,如果派艇员冒然下海,实在是太危险了。随船指挥的支队长严肃地问我:“到底能不能打捞?”根据这些年的经验,我知道打捞难度相当大,但鱼雷已经被潜艇发射出管,漂浮在海上,放弃打捞不但经济损失太大,而且影响潜艇正常训练。这正是检验我们战斗力的时候。于是,我坚决地回答:“可以打捞!”
支队长批准后,我立即严格按部署采取了充分的安全防护措施,挑选技术和心理素质最好的枪帆班长兰海金、专业军士姜同晓和桑运强执行这次打捞任务,并专门进行了紧急动员,强调了注意事项。三人换上了金黄色的救生衣,其他人员摆放好了应用器材。一切准备停当。
我立刻下令:“放橡皮艇!”话音刚落,船上的橡皮艇立刻被抛进了波涛汹涌的大海里。战士兰海金、姜同晓和桑运强跳了进去。
兰海金奋力划桨,向百余米外浮在海面上的鱼雷靠过去。
此时的小橡皮艇脆弱得赶不上一片树叶,被狂浪肆意玩弄,时刻都有倾覆的危险。船上的官兵把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
费劲了全身气力,三个人才靠近鱼雷。但太大的风浪使他们根本无法把专用工具套上去。无奈,我只好调整船向,用船体为他们挡风。
图2:套雷头罩-普建军摄
风浪小了一些。三人都瞪大了眼睛,就在橡皮艇刚和鱼雷一擦身的功夫,姜同晓立刻把雷尾链套进了雷头,“哗”地一拉,顺利地卡在了鱼雷尾部。然后向后一撤身,早已准备妥当的兰海金立刻俯下身去,想把雷带套进雷体中部。忽然,一个巨浪袭来,将整个把小艇吞进了“肚”中。官兵的心“忽”地沉了下去。
我们远远看见,橡皮艇已经翻了个底朝天,三个人都落进了冰冷的海水中。船上的人都紧张得大叫起来。如果措施失当,很可能会造成人员伤亡。这正是他们最需要主心骨的时候,也是最需要得到正确指令的时候。我立刻通过船上的高音喇叭命令他们紧紧抓牢橡皮艇上的绳子,指挥529船靠了上去,船体再一次挡住了强风。波浪稍微减小。只见他们三人密切配合,利用橡皮艇上的绳子,同时用力,合力将橡皮艇正了过来。小艇从海中露出了头,他们三人又卷身爬上了橡皮艇。虚惊一场,人们长出了一口气。
再一次靠近鱼雷的时候,三人合力,终于将雷带套在了雷体中部,并用雷头罩死死地将动荡不定的鱼雷彻底驯服了。
我指挥捞雷船靠上去,放下吊车,鱼雷成功回收。
图3:成功打捞鱼雷后的喜悦后的喜悦-普建军摄
■ 同海龙王奋力搏斗,我们用信心完成送雷任务
7月27日,我们接到上级命令,为一潜艇运送鱼雷到某港口。任务紧急,当天下午,我们就备便出发了。
在自身紧张的训练和保障潜艇训练的工作间隙,承担这样一次运雷任务,还可以饱览沿途风光,这对船上的官兵来说还是很有吸引力的。尽管我们进行了战备动员,交待了这次任务的重要性和艰巨性,但他们还是掩饰不住内心的那种喜悦。
我却放不下心来。这次运送的是实战用雷,危险性大,不能有丝毫碰撞;出发前接到的天气预报为七级北风,海龙王发威,海上风浪肯定小不了。如何完成好这次艰巨任务,确实是一个未知数。
七八个小时过去了,我们基本上是在风平浪静中正常航行。官兵们都认真负责,坚守岗位,令人十分满意。但风浪终于还是来了──
船过某海区后,天已经漆黑,海上看不见一点灯光,风浪骤然增大,船体开始上下左右颠簸摇摆起来。我立刻通过话筒进行了简短的战备动员,为官兵们鼓劲。风浪还在逐渐增强,几十分钟后,我们这艘排水量七百多吨的船就像风中的一片树叶,无奈地飘摇在波峰浪谷间。船上大部分官兵都呕吐了起来,最关键的时刻来到了:如果不能正确操纵船只,轻则会发生鱼雷和船体碰撞事故,影响核潜艇执行任务;重则可能发生船体倾覆,全船官兵的安全就会经受严峻考验!
图4:鱼雷被运送-普建军摄回码头
经过紧急研究,我下令采取了抗强风措施:首先是提高部署等级,把更次航行(每个岗位上的官兵轮流值更操纵)转换为全员部署(每个岗位上的官兵全部坚守岗位),防止出现无人操纵或操纵事故。其次,在航行速度上,我们采取了安全航速,在风速大时就降低航行速度,风速小时就增大航速,避免与强风浪对抗,机智地与其周旋。在航向方法上,我们让船曲折航行,就像上山要走盘山公路一样,通过曲折航行来避免船体被强风浪击中。
就这样,整整一夜我都没有合眼,指挥官兵与强风巨浪斗智斗勇。尽管每个人精神都高度紧张,也都高度疲劳,晕船呕吐,但我们一直坚持到天亮。风浪小了下来,我让每个船员都补充了一些食物,增强抵抗力。上午9时30分,我们终于靠上了目的地码头,卸下了这沉甸甸的鱼雷,心里才松了一口气。不过我们并没有时间去游览什么风景名胜,而是午饭后立刻按命令返航,于28日午夜十分回到了母港。36个小时往返一个来回,在大风浪中完成一次运雷任务,官兵的素质和见识又提高了一个层次。
■ 密密麻麻的渔船网阵中,我们始终是潜艇明确的攻击目标
作为潜艇部队为数不多的辅助船,担任被潜艇攻击的目标舰,占我们执行任务的比重至少过半。大多数时候,我们执行这项任务很简单,就是在训练海区来回跑,让潜艇寻找我们,攻击我们。但有时却要承担不小的风险。
八月份是捕鱼旺季,海区渔船特别多,密密麻麻;而且渔民为了捕鱼,有时根本不讲航向规则,稍一大意,就有发生撞船的可能,令人十分头痛。但此时同样是我们的训练旺季,不能因为渔船多就放弃训练。从这个角度讲,这也正是展现我们良好技术和作风的时候。
八月上旬的一天夜间,我们正在某海区同时为两艘潜艇作目标舰。海上渔船特别多,船上的灯光就像天上的星星,在周围闪烁。为了防止同渔船碰撞,我们加强了防护措施:增加人员,把信号兵、枪炮兵等作为瞭望哨,仔细观察海面情况;保证雷达全时值班,争取提前发现异常情况,超前处置。
猛然间,我眼前的送话器中传来雷达室急促的报告声:“我船舰首发现一艘渔船,方位050,距离25链!”
我吃了一惊,我们同渔船的距离已超过安全距离,如果不及时处置,既会给我船带来碰撞危险,又会影响水下潜艇正常的攻击训练和航行安全。我的脑海中急速算起来,很快想出了处置对策──
我一边让信号兵用超短波向水下的潜艇通报渔船位置、航向等目标要素,提请潜艇注意规避;一边通过送话器传下口令:“右满舵,航向080!”
驾驶舱内的操舵兵立刻重复口令:“右满舵,航向080!”并搬动操纵手柄,回复口令:“满舵右,航向080到!”
随即我们的船体迅速向右转向,舰首犁开雪白的浪花,偏离了原来的正常航向。这时,只见渔船大摇大摆地从我们舰首左侧驶过。我长出一口气,我们又一次成功地避免了一次碰撞隐患。由于通报及时,使得潜艇也及时调整了航向,给潜艇创造了曲折“攻击”的机会。
约半分钟后,我眼前的话筒中传来了潜艇实施鱼雷攻击前的最后一声命令:“舰首发射管──放!”
潜艇再一次攻击成功!
■ 在多国舰船的追逐监视下,我们为潜艇执行任务扫清障碍
四月中旬,我们远赴某海域,执行扫测海任务,全面探查海底情况,为潜艇执行训练任务提供可靠的海底状况参数和数据,消除事故隐患。
在扫测海的日子里,我们遇到了极大困难:我们的船小,海区风浪大,给官兵的身体素质提出了挑战;距离母港远,补给线长,官兵生活条件比较差,但这丝毫没有影响我们顺利完成任务。
每天早饭后,我们的任务就是沿着指定航线,在左右误差不超过2米的严格要求下航行,利用船上先进的仪器,对海底状况进行仔细探测,收集相关数据,标注最新海图。时间紧,任务重,我们休息的时间很少。每天就是我和船长轮流值更,指挥船上官兵执行扫测海任务。
但我们的生活并不安宁。由于这片海区靠近某条海界线,经常有外国的武装舰船来跟踪骚扰。有一次,某国一艘护卫舰整整一天都在跟随我们,近的时候距离我们只有五六十米,连对方船上人员的面孔都看得清清楚楚。他们用高音喇叭向我们喊话,要求我们向其报告出港地点和到达港口,执行什么任务。我们的政策则是一概不予理睬。还有一次深夜,劳累一天之后,我们正在甜美的梦乡中,突然遭到一艘武装舰船的跟踪,对方用大探照灯的强光照射我们,要求我们报告相关情况。我们则严阵以待,不予应答。有时,正在工作的我们还会遭到武装直升机的盘旋跟踪。这样的情况下,对方因为看到我们悬挂的中国国旗,往往在无理取闹一阵之后悄然撤退,不敢有其它动作。祖国的强大是我们胜利完成任务的基石。
经过五个多月的艰苦努力,我们顺利完成了上级赋予我们的扫测海任务,荣立集体三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