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的风格,最能显示人们平常鲜为人知的一面,同时也体现着形形色色有趣的“驾车国民性”。在欧洲,热情殷切的希腊人,很难被想象为喜欢冒险或好斗的民族,而就车祸事故的显示资料却不那么乐观,未能赶到目的地倒毙于路途中的希腊人名列欧洲之冠。摘取此项银牌者是葡萄牙人,西班牙人以每年9000人丧命的代价而享有铜牌,法国稍微少些,排名第四。而英国每年死于车祸的大约4500人,这个数字在欧洲排行榜位居末尾。
红灯与堵车
事实证明,开车的方式正是导致交通事故的主因。希腊、西班牙及意大利人蔑视交通规则的态度,往往令外来者吃惊,随便闯红灯的习惯使得车祸频频。
英国人有等候绿灯的良好习惯,即使在寂静的深夜,方圆几英里都无其他车辆的影子,但只要遇有红灯,英国人照样会习惯成自然地停下车来。这种开车作风,对意大利人和西班牙人来说简直不可思议。据说曾有一群英国人在意大利亚得里亚海滨开车找一家餐厅,向警察问路,意大利警察热情地坐上了车决定亲自带他们去。街头恰遇红灯,英国司机很自然地停下来等候绿灯,身旁的意大利警察摘下太阳镜,诧异地询问他出了什么问题。英国人指了指前方的红灯,意大利警察则连续做了几个开车的手势果断地说:“你怎么有毛病吧?如果每个人都像你这样,那交通岂不是瘫痪了吗?别浪费时间,赶快开车!”显然意大利人对交通规则的遵守,仅限于交通警察不找麻烦以及只要不伤害任何人。
英国人对车流高峰时的堵塞已习以为常,堵上几个小时泰然处之。德国人的态度与英国人一样达观,而意大利人对于被堵则以狂按汽车喇叭予以回敬。当然大多数人都讨厌堵车,由此产生出一种“堵车症”,即出现焦虑、侵犯性和烦躁不安的症状。不过令人惊讶的是,每五个驾驶人中就有一位可称为是“堵塞爱好者”,他们置身于被堵塞的环境里感受到一种刺激。有的司机声称,他们喜欢众多车辆堵在一堆大家一起共患难的体验,还有人认为,堵车的经历给予他们一种战胜了严峻考验的特殊成就感。
驾驶习惯
开快车对许多人来说是充满刺激的享受,首先是能博得某种生理上的快感,体验冒险的刺激,另外还赋予驾驶人一种控制自己命运的感觉。法国司机喜欢强调速度和操纵灵敏,不喜欢被其他车手击败,他们有时对别人超车会作出激烈回应。法国人的目标是开到前面去当第一,于是在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和希腊等国,驾驶已成为一项个性检验手段,尤其对于男士来说则是对他们男子气概的考验。这就是为何这些国家的男性司机如此具有侵犯性,频繁地相互争吵或指手画脚地指责,要不就拼命地按喇叭。
不同的开车风格似乎与一个人同他人如何相处的态度有关,例如以集体主义著称的拉丁民族,意味着人们献身于与他们直接相关的团体,包括单位同事、家庭、邻居和熟人。然而对这个圈子以外的陌生人利益就较为漠然,因此一般的意大利人,对其相关的集体负有义务,但当他坐进汽车后,这些义务就不存在了。因为路上的陌生人群不是他相关团体之内的人,因而他无义务去殷勤体贴地对待与他不相干的人。
与此不同的是英国人的态度。英国人对自己所置身团体的概念十分薄弱,个人义务也不仅仅限于赋予与己相关的团体范围。英国人还被一种与别人亲近给其他人以公平竞争机会的愿望所激励,即所谓“公德心”。出于这番心态,英国人对待陌生人的客气经常与熟人相似,尤其在能够表现殷勤而又无需付出什么代价的时候特别明显,一个驾驶人给另一位让出车位就属于这一类。
按喇叭也有国民性,一位澳大利亚心理学家特意在德国、法国、西班牙和意大利进行了一项饶有情趣的按喇叭研究。当绿灯亮起时,他的车故意坚持不动,观察身后司机的耐心,结果各不相同:德国人最具耐心,平均等待七秒半钟后才开始按喇叭,意大利人最显得急躁不耐烦,法国人和西班牙人则居这两者中间。结果也表明,意大利、法国和西班牙的驾驶者都具有明显的强悍气概,而德国人则显得心平气和。
面对安全
西班牙人似乎对死亡话题显现出特殊兴趣,使得他们习惯于危险驾驶,尤其是年轻人摔出车外或被汽车轧死的数字开始被警察关注,事实证明厌世的年轻人已开始热衷于车祸致死的新花样。一种时髦的方法是从一辆汽车车窗跳到另一辆并排高速行驶着的汽车车窗里去。还有就是拿性命开玩笑,蒙住双眼站在马路中央,逼迫迎面而来的汽车不得不手忙脚乱地躲闪以避免撞上他。
对于系安全带,大多数欧洲国家都是强制执行的,不但要求司机系安全带,乘客也需系。只不过法律归法律,西班牙和意大利等国家,许多司机继续拒绝系安全带。他们的说辞是,系安全带反而更危险或者不舒服,尤其对男人,安全带的限制与他们那孔武有力的形象不和谐,根本就是损伤其阳刚气概。在意大利商店里曾出售过一种戏弄交警的T恤衫,胸前印着一条逼真的汽车安全带,驾驶人可以穿上这种特为警察检查预备的安全带T恤衫,驶出几英里都不会引起警察的怀疑。
德国人开车的唯一强悍之处是他们对于速度与闪灯的偏爱,热衷于在任何限制车速的高速公路上以危险的高速急驰,喜欢将高速公路当作试车道,闪着车灯前进。假如你在德国高速公路的外线道上驾驶速度稍缓慢些,你立即会从后视镜里观赏到大约时速240公里的奔驰或宝马正对你闪着车灯示警。自从柏林墙推倒后,大群的东德人开着较慢的车子出现在高速公路上,阻塞了所有飞车族前进的道路,曾致使车祸率倍增。
女性驾车者
欧洲各国女人的选车驾车情趣也有国民文化性。“俏”是英国女子的风采。她们的衣着、化妆都很“引人入胜”,服装配色很少不超过三种颜色的。所谓车如其人,英国女人选的车,不论品牌和价位,单看外型都有一个共性——乖巧、圆润,整车的轮廓少有硬线条,精细的做工,漂亮的内饰,玲珑小巧的样子,俏皮而可爱。
“媚”是意大利女人的特点。她们妩媚动人、风情万种;驾驶的车也如她们的时装,自然外型要美丽,质量要上乘,做工要精细,所以只有时尚而内饰精致的车才能入她们的法眼,操控则要越简单越好。
“素”是德国女人的喜爱。她们不甚浓妆艳服,热爱事业的精神十分可贵。车于她们更多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提速太慢可不行,因为她们经常干的事情就是轰油门超车。
“韵”是法国女人的风度。她们举止风雅,穿着得体,讲究语言艺术,待人接物韵味甚浓。她们选用车首先是品牌知名度要高,以保障优良的动力性能和安全性;还有外观一定要优雅、风韵又不失女人味,有足够的内部空间;车于她们如同无形的名片,展示着自己的品位和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