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质疑张艺谋、樊跃、王潮歌的“铁三角”导演团执导山水实景剧《印象· 西湖》破坏岳湖自然景观及湖底地质的批评,在社会上引发热议。而对于剧组在湖面上搭建两层高的楼阁,以及在湖底浇灌水泥等传闻,也使外界对该剧产生高度关注。
昨日,本报记者应邀赶到杭州岳湖景区进行实地采访,发现原本围护在岳湖一带的绿色塑料布已经拆除,湖面上除了四盏暗红色航标灯外,也没有坊间传言的所谓二层仿古建筑。原本堆积在御碑亭旁的垃圾如今已被彻底清理,就连之前阻挡游客观赏视线的旧码头也被做了挪移,现在站在堤岸边就可以清楚看见不远处的西湖名景“玉带晴虹”……
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文化局副局长陈炜告诉记者,《印象·西湖》项目的推进不但不会破坏西湖的美景,反而给了他们一个契机,可以把原本脏乱的岳湖一带好好整治一番;他同时委托本报记者披露该剧的施工真相。据悉,目前《印象.西湖》已经进入现场排练阶段。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该剧音乐设计———日本著名音乐家喜多郎几天前刚到现场观看了剧组排练,并为之震撼不已,决定把已经完成了百分之八十的音乐推翻重来,希望能创作出更加符合全剧意境的主旋律。预计该剧将于明年3月左右正式公演。
进行时
拿到批文才动工
《印象·西湖》项目是从2005年开始正式筹备的,各方专家用了一年多时间进行创意策划、方案比选、选址和技术攻关,并于今年春季正式动工实施。经过半年多施工,至今年10月20日,演出项目所需的硬件设施、环境整治等工作已全部完成。
对于外界质疑该项目在去年10月召开新闻发布会时并未取得批文一事,杭州印象西湖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林解释,“我们所有的‘动作’都是严格按照政府部门的批文进行的,去年10月我们的确尚未拿到该项目的批文,所以也没有像坊间所传那样展开相应的设施建设,只是对岳湖一带进行疏浚,而这也是在相关管理部门监督下进行的。疏浚的批文,我们去年10月初就拿到了。”
王林告诉记者,《印象·西湖》的总方案是他们今年年初递交的,并于3月8日正式拿到国家建设部转到浙江省建设厅的批文,“直到6月19日拿到第二个批复后才开始投入建设。”一周前也就是10月20日,剧组才首度进入岳湖区和实景进行磨合。即使是现在,剧组也不是一直在岳湖一带排练,而是在附近小学找了个操场,划出一比一的舞台进行排练。由于所有的舞台设施搭建均按照不破坏岳湖原有景色为前提,所以路人白天走过都很难留意到隐藏在湖边的“隐形设施”。
保护第一生态优先
陈炜在带记者察看岳湖一带改建结果时,为记者介绍了该项目工程管理副总楼明,他原先也是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的工作人员,他直言,“我参与西湖四周环境整治工作已有5年。西湖之所以能保持干净、清爽的环境,是因为我们做了很多年的工作,而《印象·西湖》这个项目之所以有我们参与,其实也是为了起监督作用,生怕舞台的搭建或设施的安插会破坏多年来保护西湖环境的工作成果。”
楼明坦言《印象•西湖》工程的实施经历了3个大方案,“第一个方案是特邀在美国迪尼斯专搞舞台监制的斯高特制定的,他要求在湖底打桩,桩长16米,我们考虑再三否决了。第二个方案则被要求在湖底放一个潜水艇,以注水、排水的方式做一个可升降舞台,但考虑到对西湖水质的维护,也被我们否决了。如今工程采用的是第三个方案,就是在湖底粉质黏土层安装一个全封闭的箱架,在架顶有一个可升降的平台,箱架本身和湖底淤泥层持平,仅是平台接触湖水,所以即不会影响水质,更不会破坏湖底地质。”而全封闭的箱架内还有液压装置,之后可用来制造水幕,营造烟雨江南的氛围。
据悉,为了有效保护环境,提升景观质量,从项目选址、可行性研究直至实施,都建立在环保部门对项目评估的基础上,杭州印象西湖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先后六十多次组织专家对工程中的环境保护问题进行反复科学论证和多方案比选优化,“我们首先强调的就是生态优先,保护第一,”楼明说:“维护西湖环境本来就是我们管理委员会的职责,我们决不会用人工景观干扰西湖天然景色。”
前奏曲
改善周边环境
据悉,《印象·西湖》的设施搭建工作其实是从今年6月19日才正式开始的,而在去年10月《印象·西湖》新闻发布会后,到今年6月期间进行的其实是岳湖一带的环境肃清工作。
陈炜告诉记者,西湖靠近岳王庙的岳湖一带因为有个旧码头,所以长久以来一直存在脏、乱、差的现象,“整治前,岳湖口的基础设施,尤其是排污设施不够完善,因部分污水井标高较低,使污水排放不畅而满溢;部分服务设施的排污没按要求纳管,造成环境污染;岳湖景区果壳箱、垃圾箱房等设置不够合理,设施较为陈旧。如今借《印象•西湖》工程这个机会,我们彻底进行了基础设施改造———疏通污水管网;对排污未纳管的,全部给予纳管;对漫溢的污水井增设污水提升泵,彻底解决了污水排放不畅的问题。同时对原先破损的道路、铺装进行了整修。”
疏浚岳湖底泥
据悉,在1955年杭州市人民政府组织市民义务劳动挖泥运土疏浚西湖后,40年来虽然每年用挖泥船对岳湖区块进行局部的疏浚,但都不甚彻底。岳湖区块是2000年以来实施西湖大规模疏浚工程后唯一没有进行过彻底疏浚的区域。这次管委局也借项目需围堰干作业的机会,对岳湖的底泥进行了彻底疏浚,外运淤泥4万余方,有效改善了西湖水质。楼明说:“在疏浚前后,杭州水域管理机构的专家曾两度前来抽查水质,疏浚前湖水能见度的指标为66,而疏浚后则上升到88。”
此外,在环境建筑整治中,尤其对岳湖口所有商家店面进行墙面粉饰五千余平方米,拆除有碍观瞻的空调设备和室外管线,对部分空调室外机进行装饰和隐藏,合理布置电力、电线等设施;清理屋顶瓦草和杂物,整修小青瓦屋面,统一建筑风格。跨虹桥边的居民住宅,其外墙面的颜色经过调整后,也与四周环境配合得更为协调。
调整植物配置
调整和完善植物配置也是本次岳湖环境整治工程的重点。陈炜指着在岳湖左侧的御碑亭告诉记者:“你现在看到的御碑亭后面的草木植被都是新添的,原本这里就是个垃圾站,臭气熏天,现在都拆了,铺上草皮种上绿化,整个环境都不一样。”
据悉,工程通过种植高大乔木、增加植物种类、优化乔灌木的景观配置,在岳湖周围形成了植物带,并通过完善原有水系,补种水生植物,沟通岳湖与酒文化景区内湖的联系,有效改善水质。《印象·西湖》项目环境整治工程不仅未减少绿地面积,反而使该区块“绿量”有了大面积增加。在此次环境整治中,新种乔灌木三十多个品种、二千余株,新增灌木地被植物十万余株,增加水生植物二千余平方米。
揭秘篇
个人音响“独立环绕”
整治完环境,接着就是安装景观剧所需的一些舞美设施,要能提供一台剧目所需的灯光、舞美、音响,却又不能让这些破坏西湖原有的景观,为此管委会和导演组之间就像打了一场持久战。
楼明昨日悄悄向记者透露:“其实我们的工作真的非常难,一方面要尽量满足导演对于舞台的要求,另一方面又要保护西湖的景观,导演说要灯光,我们不同意在湖上搭脚手架,导演说要舞台,我们不同意在湖水上弄个舞台,有时导演也会火,怎么什么都不让干,当然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沟通,他们也明白我们坚持的原因,而我们也明白一台剧舞台、灯光、音响都是缺一不可的元素。只好绞尽脑汁地藏,舞台做伸缩板,观众席位移动折叠可拆卸看台,灯光也是按在浮板上,用船拉,演完就拉走,最绝的就是音响,我们只能要求观众带耳机,个人‘独立环绕’,确保周边居民不被噪音所扰。一切设施按照“可组装、可拆卸、可移动”的原则进行,决不对岳湖景观、西湖水质及游览秩序产生负面影响。
舞台机关
水下舞台目前采用的环保型舞台,以镶嵌于湖底粉质黏土层的封闭式箱架做依托的可调节的升降舞台,白天沉到水下0.7米,确保手划船能在上面行驶,而演出的时候则升到水面以下3厘米,演员踏水而舞。
移动看台演出使用的观众席采用可移动、可折叠收缩式阶梯看台。白天全部座椅折叠推入临时存放点,为不影响景观,剧组在岳湖左侧停车区域后搭建了一个10平方米左右的古色古香的围墙,并按上古铜色的大门,融入周边建筑的格局。
独立耳机为避免演出时的声音对周边居民和游客产生影响,演出音响抛弃了大功率高分贝音响系统,采用独立的耳机(供观众使用,一人一套)和2个船载定向舞台返听音箱(定向为演员服务)。每位观众都佩戴耳机观看演出,既保证观众高质量的视听效果,又无噪音污染。
隐蔽式灯光演出所需的水下灯光采用24伏低压电,体量小且安全,白天或隐入水中或移走,不会影响景观。环境灯光按照原先西湖夜间灯光的方式布置,隐藏于环境中。
新动向
千年传说一一再现
《印象·西湖》是杭州市与张艺谋“铁三角”导演团队联手打造的山水实景演出,以西湖山水、园林景观为天然背景,融合杭州古老民间传说、诗词歌赋等人文元素,通过实景、实演动静结合的形式,渲染升华杭州真山水、真生活、真情感,将杭州城市内涵和历史文化精髓演绎成一场高水准的艺术盛宴,向中外游客推出。世界级的音乐巨匠喜多郎先生受邀出任音乐主创。届时观众将能看到一场高艺术水准的山水实景演出,同时还能享受到一场世界级的音乐会。
记者昨日了解到,如今该剧两位副导演樊跃和王潮歌正率领300名演员在附近的小学内,在操场上临时搭建的一比一比例的舞台上进行全剧的排练。
全剧“水”概念为整体构想,试图展现杭州的烟雨西湖,表现“江南雨”的特色。剧中力图突出杭州西湖在历史上的文化地位,从白娘子的传奇到唐宋千年的诗篇,都将作为演出的一部分,而许仙、白素贞、梁山伯、祝英台等和杭州有关的历史传说人物都会以意像的形式出现在剧中。
“西湖由水组成,我们将会用水来表现水,用水表现空间,用水表现空灵,用水表现诗意。水会幻化成雨,幻化成方雨、圆雨、大雨、小雨……方雨你们没见过吧,不能想象吧,但是雨就是能变成方的。让雨打湿人们对西湖的文化想象,让西湖在雨中起舞。我们要让人觉得,在杭州犹如仙境一般,有那么一点点人间烟火,但绝对是仙境。”王潮歌如是说。 (本报记者/朱渊/文 齐琦/图)
【发表评论 _COUNT_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