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转换操作符保护代码的安全
作者:Danny Kalev
编译:MTT 工作室
原文出处:Preserve Code Safety with Conversion Operators
摘要:不经意的对象转换常常严重地危害代码的安全。幸运的是,转换操作符允许你根据实际情况来启用和禁用转换,这有助于避免出现病态行为。
某些对象必须要被转换成低级形式,反之亦然。例如,使用 std::string 对象的程序员必须将之转换为 char 指针,请看下面例子:
string inf="mydata.txt";
ifstream infile(inf.c_str());// 必须要转成 const char*
同样,PSOIX 程序员需要将 <fstream> 对象转换成文件描述符以便
使用本地系统调用。
![](/images/load.gif)
![](/images/load.gif)
提出问题:
商业和金融应用常常将币值表示成对象,而不是原始的浮点类型。之所以要这样做有几个原因:
类型安全:人为错误更容易被发现;
可移植性:由于对用户隐藏实现细节,代码具有更好的可移植性;
业务逻辑:类允许你强化了业务逻辑规则。例如:美元(US dollar)类知道一美元是 100 美分(cents),而科威特第纳尔(dinar)类知道一第纳尔是
1000 菲尔斯(fils)。这种差别将影响
下面是一个简化了的表示美国货币的类:
class USD
{
private:
__int64 dollars; //或者 long long, 依赖编译器
int cents;
public:
USD(__int64 d=0, int c=0) :
dollars(d), cents(c) {}
friend bool operator==(const USD& d1, const USD& d2);
//...other overloaded operators and functions
};
唉,许多数学函数如:pow() 和 sqrt()都只认浮点变量。为了克服这个问题人们总是去重载关系操作符和算子。然而,你会发现这将带来大量无谓的编码,测试和维护工作。你想要的只不过是一个双接口:在适当的上下文中,USD
类对象除了应该提供安全的自动的到基本类型的转换外,它还应该提供上述所列的优点。
使用转换操作符:
转换操作符在适当的上下文中将其对象自动转换成不同的类型。在类 USD 中,最自然的转换是到浮点的转换:USD payment(203, 67);
此时,你想将支付对象转换为浮点值 203.76。
转换操作符没有返回值(从操作符的名字上判断),也不带任何参数:
class USD
{
public:
operator double() //conversion operator
{
double temp=(dollars*100)+cents;
return temp/100;
}
};
让我们看看它是如何工作的。假设你想增加 5% 的支付:double res=payment*1.05; //res=210.70
这样能工作得很好,因为进行乘法之前转换操作符自动将支付转换为值 200.67。但是,在 USD
类的设计上有一个严重的缺点。请看下面的代码:
payment=payment*1.05; // 很糟
现在,支付等于 210.00,这当然不是所期望的结果。让我们来看看为什么。右边子表达式 payment*1.05
首先被求值。正如你所看到的,这一部分没什么问题,产生的结果也是正确的。问题出在赋值上。编译器进行赋值的表达式如下:
payment=USD(__int64(200.67*1.05), 0);
乘法表达式的结果被暗中转换为整型(因此丢失分数部分),然后被用作一个临时 USD 对象的参数。这就是为什么它会产生这样一个令人为难的结果。
声明 ‘explicit’构造函数: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将构造函数声明为
class USD
{
public:
explicit USD(__int64 d=0, int c=0):
dollars(d), cents(c){}
...
这样,只有 USD 对象的赋值才被接受:payment=USD(payment*1.05); // 没问题
payment=payment*1.05; // 编译出错
添加另一个构造函数:
其次是添加另一个构造函数,该构造函数带一个 double 类型的参数:
class USD
{
public:
explicit USD(double val)
{
dollars=val; // 拷贝整型部分
long double temp=(val-dollars)*100; // 吸取美分
// 避免截断 e.g., .6699 是 66 而不是 67
cents=temp+0.5;
}
};
在此,构造函数被声明为‘explicit’,以避免不经意的赋值。为了让支付增加 5%,使用如下形式:payment = USD(payment*1.05);
现在,一切都没有问题。混杂的构造函数不经意的转换被阻止,允许依赖转换操作符到 double 的正当转换。
以安全为重:
程序员常常抱怨在类 std::string 中缺乏 const char * 转换操作符。如果 std::string
具备这样的操作符,你可能会写:
string filename;
ifstream inf(filename);
代替丑陋的:
ifstream inf(filename.c_str());
不管怎样,C++ 标准化委员会决定在 std::string 中不包含此类转换操作符,因为它在某些广泛使用 char *
的库中可能导致令人厌恶的 bug。在这种情况下,标准委员会本着以安全为重的思路。与之对照,<fstream>
对象包含到 void * 类型的转换操作符,你可以象下面这样来使用它:
ifstream inf("myfile");
if (inf) // 使用 void * 转换操作符
// 使用此文件
else
// 失败
当你设计自己的类时,应该考虑启用/禁用哪种类型的自动转换。然后,通过定义适当的转换操作符来启用合法转换,而通过声明 explicit
构造函数来阻止不合需要的转换。
![](/images/load.gif)
Danny Kalev 是一名通过认证的系统分析师和软件工程师,专攻 C++ 和形式语言理论。1997 年到 2000
年期间,他是 C++ 标准委员会成员。最近他以优异成绩完成了他在普通语言学研究方面的硕士论文。
业余时间他喜欢听古典音乐,阅读维多利亚时期的文学作品,研究 Hittite、Basque 和 Irish Gaelic
这样的自然语言。其它兴趣包括考古和地理。Danny 时常到一些 C++ 论坛并定期为不同的 C++
网站和杂志撰写文章。他还在教育机构讲授程序设计语言和应用语言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