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在王朔眼里咋变成了孙子
1月18日出版的《三联生活周刊》有一篇来自王朔的访谈,在这篇访谈里,王朔表达了对当下文化现象的一些看法和这些年的个人生活情况。王朔这几年似乎像消失了一样,在2000年出版了《看上去很美》一书之后,就没有什么动静了。此次王朔重新回到公众视野,在谈论到当下的文化现象时,不知王朔先生是痞性不改还是有意让自己的语言出彩,在访谈中他依然故我,似乎语不惊人死不休。
比如在谈到红学家时,王朔骂字当头,“怎么能让红学家来改这些东西?把曹雪琴的真事都按贾宝玉头上,哪有这么干的,太可笑了。”
很明显,王朔在这里说的是著名红学家周汝昌把原来120回的《红楼梦》缩减写80回的事情,他认为,红学家对《红楼梦》的解读是无聊之举。王朔表示,这些人的话是不能听的,因为他有利益在里头,他是吃这碗饭的。
在谈到对余秋雨、张承志、北村等人的看法时,王朔表示了对这些人的不认可。不喜欢那种自以为是知识精英的人。王朔这样评价余秋雨,余秋雨在装精英,经常说一半是对的,扯最后又不对了。很多人像余秋雨似的假装谦卑,实际上控制大量资源,搞绝对权利。既然是所谓的知识精英,读过点书,知道点事,就应该更懂得学然后知不足,现在怎么觉得自己就是圣人了?
王朔在谈到“80”后现象时,表示了对此的不屑一顾,他认为“80”后基本是被港台文化洗脑的一代,这帮孙子只知道有港台,“80”后是泡沫,成不了气候。只要“五、六、七”一出动,就会打垮所谓的“80”后。到谈到郭敬明时,王朔认为郭敬明完全是一个小偷(暗示郭小说抄袭别人作品),绝对不属于要脸的那一种。
王朔的其他观点是否准确,在这里不想做过多议论,让我不舒服的就是他对“80”后的看法,他认为“80”后是泡沫,是被港台文化洗脑的一代,对此我有不同的意见,因为我也是一个“80”后,看到王朔的言论我觉得有必要跟王朔先生理论一番。
何谓“80”后,就是指1980年以后出生的年轻人。现在文化界所讲的“80”后现象主要是“80”后文学现象。1980年以后出来了很多人,他们在从事小说等纯文学的创作,并且取得了不俗的市场效果,所出版的大部分书籍都可以被称之为畅销书。关于何种原因带动“80”后的群体写作,确实说法很多。但有一点我认为是与我们的国情和教育体制分不开的。1990年代初,当时年仅16岁的女孩郁秀出版了改革开放以后第一本由未成年人撰写的小说《花季雨季》,这本书反映的是改革开放以后青少年在学校中欣欣向荣的景象,它的寓意有两点。第一,该书的作者当时还是年仅16岁的少年,这为后来的少年作家树立了榜样。第二,这本书所反映的学生生活基本还是中规中矩,突出了青少年的正面形象,而后的“80”后们所撰写的小说,则表现出了判逆的一面。实际上《花季雨季》是在提醒以后的青少年,我们的人生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80”后的异军突起,表达的是一种对自己学生生活的认知态度。在“80”后小说中,多数表达的是对教育体制的不满,实则是在用小说寻找遗失太久的话语权。是一种集体的反思。我们为什么要接受这样的教育,这样的教育到底适合不适合我们这一代人?加之商业市场的需要和那句著名的“出名要尽早”的影响,“80”后文学现象的出现也就不足为奇了。
王朔是1950年代末生人,按照“文革后一代”的层次和活跃年代的划分,王朔属于活跃在1987年至1993年间的“先锋派”。
回顾“文革”以后的中国文坛,按作家的年龄以及活跃于文坛的时间先后划分为五个层次;于1978年到1984年间涌现并活跃的“归来派”,从1985年开始崛起的“寻根派”,特别活跃于1987年到1993年间的“先锋派”,1994年以后崭露头角的“新生代”,1999年以后崛起的“80”后。
第一层作家,像王蒙们,是以文革经验为写作背景和写作资源的,特征是“宏大叙事”。第二层作家是以地域文化和记忆为写作资源的。第三层作家主要以语言、形式等文本变革为写作背景,以移植西方现代派技术甚至是思想为写作资源的。第四层作家则以1990年代迅速变革的商业社会的当下景观为写作北京与写作资源的。从记忆的角度看,王蒙们有“文革记忆”,张承志们有“知青记忆”,王朔们有“童年记忆”,1990年代涌现出来的作家什么记忆都没有了,只好写当下生活。而“80”后们看到的都是成人世界里的事物,写的都是梦想照进现实的东西。
王朔认为“80”后是被港台文化洗脑的一代,是无知的。王朔先生却没有告诉我们,“80”后为什么会被港台文化洗脑,又是谁在洗“80”后的脑?因为我也是一个“80”后,我觉得自己还是有这个发言权的。我感觉,“80”后是生活在文化沙漠里的一代人。我们这一代人是什么记忆都没有的,新中国历史上发现的任何一个事件,我们都因为时间的关系都与之擦肩而过。我们所接受看到的都是舆论在引导。所谓港台文化,我们这一代人也只是在被动接受。港台文化在大陆兴起的时候,我们还是孩童,还是十几岁的少年,而传播港台文化的则是成人,如果说今天的“80”后是一群泡沫的话,那么让我们变成泡沫的是成人,包括王朔先生这一代人。正是因为你们对我们的影响,我们才在你们眼中显得是那么的脆弱。“80”后们接受的事物是非常杂的,王朔的小说也可能曾经是“80”后顶礼膜拜过的对象。接受事物能力强,不等于辨别事物能力也强。“80”后存在的问题实质上就是一个认知的问题。
“80”后现在在王朔眼里成为了孙子,很明显这是不负责的言论。作为文坛前辈,作为“80”后的父辈人,王朔不能为“80”后指点迷津,不懂得关爱并且以恶言相加,没有一点名家风范。王朔的名气、财气为他带来了自大和自满和自负。王朔在小字辈面前的猖狂,只能意味着他气数已失,江郎才尽。
皆不论王朔其他观点是否能让人接受,也不谈他对郭敬明个人印象如何,仅是他对“80”后的集体诋毁,就已经让人对他感到唾弃。一个对后生大加嘲讽的文坛前辈,怎能让后来者对他产生敬佩。
如果说这就是当下中国文坛的一种现实,倒不如说是一种悲哀。(王人龙)
2007-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