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在我国的珠宝首饰业里有这么一个说法,在全国经营珠宝首饰的10个人中有9个是福建人,而其中8个是莆田人。这一说法虽然有点儿夸张,但莆田从事珠宝首饰业的人数之多,也由此可见一斑。
据福建省宝玉石协会秘书长王乃珠介绍,福建仅次于广东,是全国第二大珠宝产业基地,但在深圳(全国最大的珠宝首饰生产加工基地和集散地),超过半数的珠宝从业人员是福建人;广东四个玉器销售基地中有三个主要是莆田人在经营的。
目前,福建有30多万人从事珠宝首饰业,其中莆田人占了绝大多数。去年,全国700亿珠宝首饰产值中有300亿是莆田人创造的。
为何有如此之多的莆田人从事珠宝首饰业,莆田人的珠宝首饰企业是怎样造就了如此举足轻重的影响呢?近日,记者来到素有“黄金村”之称的莆田北高镇埕头村、销售网络覆盖全国各地的莆田珠宝首饰企业,一探究竟。
【起步】
打金累起财富
“我爷爷从20世纪初就开始打金,埕头村的不少打金人都是我爷爷和父辈带出来的徒弟。”今年已经55岁的叶清和回忆说,他爷爷的打金手艺传给了伯父,伯父传给了父亲,父亲又传给了他,现在他的儿子、侄儿们也都在经营珠宝首饰。
就是这样靠着师傅带徒弟,北高镇及东侨镇等周边乡镇的很多人都走了这条道。“当时主要就是加工女人出嫁时戴的戒指、项链、手链,小孩用的手链、脚链及项圈等。”他说,打金这门手艺入门不难,但要想手艺好却也不容易。
“全国各省市,我都跑过了。”现在已经是北高镇埕头小区党委书记的叶清和扳着手指数了数说,1979年下海打金至1993年回乡从政这14个年头里,他走遍了全国的多数大中城市,最北到了黑龙江的漠河,最南到了海南,最西到了西藏。
而莆田华昌首饰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国王16岁时就随着师傅跑遍大江南北。他介绍,1988年后的4年间,他在东北的齐齐哈尔和牡丹江,而据他所知当时就有数十家金铺是莆田老乡开的。
每家每户都做珠宝首饰生意
“居无定所,当初的日子真是辛苦。”叶清和辛酸地回忆起往事,刚到一个地方时,往往生意不错,但一年半载后通常就没什么生意了,只能换地方;打金人走南闯北、走街串巷,一年至少要换两个地方;而且打金利润很低,要缩衣节食的。
北高镇的许多家庭都是这样通过子继父业、师徒传承开始了打金人的生涯;并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纷纷走向全国各地,靠手艺慢慢积累起第一笔财富。
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莆田珠宝玉石源于雕刻业。改革开放后,莆田的打金人走南闯北、走街串巷,不断吸收异地不同文化,技术工艺日益精湛,加工风格日益丰富;这些打金人成为现代莆田珠宝玉石首饰行业的开创人。
叶清和向记者介绍,埕头村有村民786户、4200多人,几乎每家每户都做珠宝首饰生意,其中有2300多人在外地做。
【发展】
从手艺人变身总经理
上世纪90年代,我国黄金“统购统配”体制开始松动,黄金市场逐步开放,莆田打金人迎来了春天。顺应市场需求,莆田人从手艺人转变成了商人,纷纷在全国各地开金铺;而到了本世纪初,莆田打金人再度抓住机遇,开始办公司建厂房,当起了总经理,并把销售网络铺设到了全国各地。
在深圳做珠宝生意的翁德新介绍说,1993年,黑龙江黑河市在我国最早放开了黄金市场,全国珠宝首饰生意人都跑到黑河,其中莆田老乡占了大多数,在当地开了100多家金铺,加工并销售珠宝首饰。从这以后,莆田人开始深入全国各个县城开金店。
张国王也是上世纪90年代结束了打金人的生涯,回到莆田开创自己的事业。他先是到国营企业上班,后来又承包了这家企业的珠宝首饰经营部,自己当起了老板。到1998年时,他创立了华昌。
“开始时只有10多个工人,除了给在外地开店的老乡少量供货外,主要向福州供货。”张国王说,随着向外地老乡供货量的增加,他们开始自己到外地建立零售网点,从此迈开了向全国扩张的脚步。
做千足金镶嵌找到主打产品
“找到了企业的主打产品后,我们企业才迅猛发展起来。”张国王如是说。目前,华昌在福州、深圳、广州、北京、上海、郑州等全国十数个城市开了分公司,500多家批发零售经销网点覆盖全国各省市。
“华昌是专业做千足金镶嵌首饰的。”省宝玉石协会秘书长王乃珠介绍说,目前,全国能做千足金镶嵌的企业并不多。
张国王谈到的促使企业发展的主打产品也正是千足金镶嵌首饰。他介绍说,2001年时,大陆市场的千足金镶嵌首饰绝大多数都来自台湾,大陆企业做不来,台湾产品几经周转进入大陆后成本增加,导致千足金镶嵌首饰价格居高不下,他们看到了这一商机,从2001年开始,华昌研究并掌握了千足金镶嵌技术,2003年,华昌开始推出自己的千足金镶嵌系列产品,在2006年时,这一系列的产品每月的销售额就已达到600多万元。
毛利率涨10倍
“帮别人代加工每件的工钱不足一元,但千足金镶嵌的加工费是数十元。”华昌首饰公司副总经理郭先生说,这几年,珠宝首饰加工竞争非常激烈,企业之间互相压价,没有自己的技术、没有主打产品的企业根本发展不起来,代加工的毛利率不过0.5%,而千足金镶嵌的毛利率能达到3%至5%。他介绍,华昌在没有主打产品和自主品牌时期,企业一直在徘徊,但推出自己的品牌产品后,企业就迅速发展起来,到2007年年初,华昌公司的规模已经是成立初期时的十几倍,在竞争激烈的国内首饰市场上,终于有了一席之地。
“推出主打产品也并不是一劳永逸,还得不断推出新款。”张国王介绍,千足金镶嵌首饰在市场上热销后,许多厂家就闻风跟上,仿造该系列产品,因而企业必须在工艺质量和款式上进行突破,这样才能使自己处于领先水平。目前他们的千足金镶嵌首饰有1000多种款式,每个月都要推出十数种款式,每年款式的淘汰率都在20%以上。
除此,华昌在2005年时,又开发出了玉石镶纯金系列产品。目前,华昌的“玉贴金”系列产品正在大量上市。
【壮大】
广东四个玉器基地莆田人占三个
为了降低成本,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莆田的珠宝首饰企业正在不断扩张。
张国王告诉记者,位于莆田涵江、投资上千万元的华昌首饰工艺园正在建设,目前已经封顶,今年6月将投入使用。他介绍,华昌首饰工艺园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集厂区、展销区、员工生活区、办公区于一体;届时生产区将是目前的3倍。
华昌的成长正是众多莆田珠宝首饰企业的缩影。叶清和认为,北高镇人创建的珠宝首饰企业,虽然大多是家族企业,但都发展得很迅猛。他介绍,目前,许多公司已遍布北京、深圳、广州、武汉、济南、十堰、青岛、威海等大中城市。
在深圳经营珠宝首饰并被推荐为莆田市珠宝玉石同业商会会长候选人的翁德新告诉记者,在广东经营珠宝首饰玉器的莆田老乡很多,保守估计莆田老乡创造的价值占到广东珠宝首饰玉器总产值的30%。他也谈到,目前,广东四家的玉器基地,有三家主要是由莆田老乡在经营。
记者从莆田市荔城区区政府公布的资料看到,目前,北高埕头黄金市场有黄金、铂金、模具、玉器加工企业300多家,从业人员1.5万人,年交易量达20多亿元;还辐射带动了东峤上塘的银饰市场和埭头后温的水晶宝石加工基地。
【回归】
400多家企业报名回乡投资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为了发挥莆田传统宝玉石首饰加工的优势,吸引宝玉石首饰行业在外资本和技术的回归,莆田市正在福厦高速公路莆田出口处,建设我省规模最大的工艺品市场———中国·莆田工艺美术城,力求形成一个立足莆田、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大型工艺品市场和旅游观光、休闲购物中心。
据介绍,在建的中国·莆田工艺美术城一期规划占地面积460亩,总投资6.248亿元,总建筑面积47万平方米,由展示中心、展销区、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等组成。该项目建成后,拥有商业旺铺20万平方米,可容纳1000多家宝玉石首饰企业入驻。另外,在距工艺美术城约3公里处的新度镇规划面积569亩,作为配套生产加工基地。
目前,展示中心工程已竣工,整体工程将在2007年底竣工并投入使用。
“以前吃不饱在外做生意想得更多的是怎么赚钱,现在事业做起来了,就有了落叶归根,回家乡发展,为家乡做好事的心愿。”昨日翁德新告诉记者,目前,他们正在组建成立莆田市珠宝玉石同业商会,只要政府促进珠宝首饰产业发展的配套政策一出台,商会就会动员在外的老乡回乡投资。
记者从莆田市荔城区区政府了解到,目前,已有800多家珠宝玉石企业报名入驻莆田市工艺美术城,其中过半是在外地经营的莆田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