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下雪之后 - 宋英杰

王朝娱乐八卦·作者佚名  2007-02-1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尽管天气预报早早地谈论着北京的雨夹雪和小雪,但北京传说中的雪又枉费了我们的期待;尽管周边的陕西山西河北内蒙古雪花飞舞,但北京2月7日的雪却只降临在气象台的预报文字里,这是一个灰头土脸的降雪预报。有的时候,预报就具有这种苦涩的幽默效果。

昨晚去医院,医生见到我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顺手掀开窗帘一角,说“没下雪啊?!”

昨天一位朋友一大早自驾车去南方,最后他短信告诉我:赶上了北京的阴,河北的雪,山东的雾,江苏的雨,赶上了一切不该赶上的。

他本来可以不赶上这些,只是因为轻信了天气预报里关于北京下雪的谣言(虽然叫预报,但确实具有谣言效果)。

很多人根据天气预报热心地在家人和朋友之中进行温馨提示,然而当预报结果很丢人的时候,这些温馨提示的发布者同样觉得很没面子。

这个时候真不希望某些专家站出来若无其事地说预报失误是正常的。当很多人被错误的预报欺骗或伤害的时候,无论那个预报错误看起来是多么无辜和具有科学依据,我们所有的当事者都需要怀有歉意。并且把这一次诊断错误认真分析,不在同一个坑里跌倒N≧2次。

看到很多人把我们的信息在亲情中传递,很感动,而信息的准确,是对信任的最好回报。

(以下摘录一位博友的文字,天气变化的那一刻,正是亲人最相互牵挂的时候,而牵挂不应该是单向的。从前孩子们每天要给父母请安,问寒问暖;现在反过来了,是父母给孩子请安。当孩子开始懂得提醒长辈御寒保暖的时候,那么父母所得到的岂止是衣物带来的温暖)

尽管天气预报经常错,但亲人间的提醒甚至唠叨永远是没有错的,尤其在辞旧迎新的时候。

北风乍起时

看完电视以后,老王一整夜都没睡好。第二天一上班他就匆匆给武汉打电话。直到9点,那端才传来儿子的声音:“爸,什么事?”他连忙问:“昨晚的天气预报看了没有?寒流快到武汉了,厚衣服准备好了吗?要不然,叫你妈妈给你寄……”

儿子只漫不经心地说:“不要紧,还很暖和呢,到真冷了再说。”他絮絮不休,儿子不耐烦了,“知道了,知道了。”搁了电话。

他刚准备再拨过去,铃声突响,是他住在哈尔滨的老母亲,用颤巍巍的声音说:“天气预报说,北京今天要变天,你加衣服了没有?”疾风阵阵,从老王忘了关好的窗缝里乘虚而入,他还来不及答话,已经结结实实打了个大喷嚏。

老母亲急了:“已经感冒了不是?怎么这么不听话?从小就不爱加衣服……”絮絮叨叨,从他7岁时的“劣迹”一直说起,他赶紧截住:“妈,你那边天气怎么样?”老人回答:“雪还在下呢。”

他不由自主地愣住了。在寒潮乍起的清晨,他深深牵挂的,是北风尚未抵达的武汉,却忘了匀一些给北风起处的故乡和已经年过七旬的母亲。

人间最温暖的亲情,为什么是这样的?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