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涧村以煤炭起家,如今经济结构面临转型,该村村干部工作感到力不从心。在村党委书记的动员下,大涧村花费180万元,让23名村干部进行清华大学等学习。但是,课程中的经济术语和文言文,成为村干部们一时难以逾越的障碍。(2月6日《新京报》)
在笔者看来,这则新闻的象征意义远远大于实质意义。而恰恰是象征意义让人备感欣慰。首先,折射了小煤炭工业的穷途末路,预示着资源浪费型小工业已经不得人心。“血煤”时代的悲剧正在远离我们的社会。其次,凸显处于产业链最低端的乡村企业管理人员的产业更新意识的苏醒。再者,村官们从农民、初级管理者一路走来,逐渐意识到知识经济的必要性。体现了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覆盖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因而,村官们希望通过高阶的管理培训提高管理素质的愿望是值得钦佩的。
但不得不说,村官们的良好愿望有着不切实际的方面,这决定了村官上清华不会取得实质性的效果。清华研修班的高端属性,决定了参与研修的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知识储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现代企业的管理经验。而这些村官们,学历高者不过中专,更多者的文化水平处于初级阶段,尽管这些村官们有一定的企业管理经验,但和系统化的现代企业管理是隔膜和不兼容的。在此情势下,村官们遭遇经技术语和文言文的基础性困扰也就难以避免了。不客气讲,随着研修班的深入,村官们听课会觉得像听天书,教授们给村官们上课则像是对牛弹琴。
这种尴尬是无法用理想主义的遮掩和善良愿望去消弭的。因为在村官和清华的课堂之间,远隔着难以对接的知识鸿沟。在此情况下,那180万元的巨资也就花得冤枉,物非所值了。这才是令人忧虑的地方。更讽刺的是,这种难堪的背后存在着一种非理性的悖论:一方面,村官们为了提升现代管理经验去到高端的清华去学习去进修,归根结底是为了企业的永续发展,而企业永续发展的核心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如果村官们的学习效果不彰又浪费大量金钱,这样的成本核算是不划算的。除了经济成本,还会混搭上沽名钓誉和附庸风雅的社会成本,因而是对其良好初衷的颠覆;另一方面,也暴露清华研修班的不足之处。其入学门槛设置的偏低虽然能够在短期内获得最大限度的利润,但从长期来看不仅有损清华大学的声誉,更是对其学术水平的讽刺。毕竟,因材施教才是教书育人的基本原则。
在喜与忧的极端中,这批可爱的村官们完全有更理性和科学的选择。一是理智地推出决策层和经营管理层,通过招聘职业经理人来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二是将清华的专家们请来作为顾问,有针对性指导村官们进行企业转型。这样不仅会节省大量资金,也会避免大批村官集体学习带来的人力资源浪费;三是培养后备人才。若以180万作为人才培养基金,不仅能在人才市场上找到合格的人才,更给村民子弟们提供了成才机会。这才是最聪明的投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