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
林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日前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十五”期间(2001年至2005年),中国普通高校的毕业生人数以两位数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但就业率却在持续下降。这份报告名为《“十五”期间中国青年发展状况与“十一五”期间中国青年发展趋势研究报告》。估算显示,2003年至2005年,离校时未就业的毕业生分别达到75万、99万和120万。近几年,大学生就业压力凸显,就业竞争更加激烈。(2月22日新华网)
这实际暴露出大学生就业制度还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机制、就业政策有待完善。在当前的经济形态中,人才需求量是由市场决定的,而市场因时而不同,谁也不可能要求市场对高校毕业生不加选择性地照收,也没有办法强求市场必须要接收多少人。
当前,大多数高校毕业生就业都将进入劳动力市场接受检验。只有当你的技能符合买方需求,你的市场价值才会被认可。企业寻求的往往是最适合的人才,而未必是最好的人才,比如操作机床,高级技工就要比研究生来得强。因此,我们要真正理解市场经济的涵义,正确面对供求关系。许多用人单位更看重学生的能力,而并非学历的高低——高学历学生平时搞研究时不要局限于课题本身,更应该通过这个过程提升自己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由于高校教育在某些方面同社会需求不相适应,造成了在相对领域的人才过剩,这样就会出现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矛盾,供过于求,或者供不适应于求,难免造成就业困境。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高低,从根本上讲取决于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而开拓就业渠道、引导就业等等努力,对于提高就业率只能起到次要和辅助作用。
从这个意义上说,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不是供给大于需求,而是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造成的一种阶段性社会现象。我国四年一个周期的高校专业设置决定着专业人才的产出量,大学生就业与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地区经济发展周期有较大的关联。例如沈阳市
1991年至2005年6月就淘汰了30个职业,同时又新生了60个职业,企业对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需求变化速度是高校专业培养人才的2至4倍,形成了劳动力供需市场配置的时间差。
在目前高校毕业生的实际就业率居低不上的情况下,教育主管部门和各高校更应该反思,高等教育是否过分注重了规模发展而忽视了质量建设。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的根本在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于不断调整专业结构,培养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的“适销对路”的人才,只有做到了这一点,就业率才会自然而然地逐步提高,除此别无他途。
2月6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了《2006年四季度部分城市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状况》显示,去年四季度全国101个城市中走进劳动力市场求职的应届高校毕业生为25.8万人。高校毕业生走入劳动力市场的人数去年呈上升态势,加上去年前三个季度的数字,全年共有109.8万人次大学生转投劳动力市场。
更多的高校毕业生走入劳动力市场是一件好事。从现实经验来看,由于缺乏就业竞争中最为宝贵的工作经验,刚毕业的大学生本来就是劳动力市场上的弱者。在现阶段似乎廉价劳动力充裕而高端人才非常缺乏的情况下,大学生这种“高层次”的劳动力,不应该被市场边缘化。教育要培养的是“人力资本”,学历只是一种“信号”,这两者之间不是等号的关系,当一个国家的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大规模的出现经不起市场检验的现象,我们能置疑的不是市场,肯定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