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有时候手机拍摄完微距后,如果没有调校至标准状态,接下来你所拍摄的风景或人像都会全部out foucs模糊,只要主体距离手机一尺就已是out foucs,所以实际上焦点位置是短得可怜。如果你的Pocket PC手机连微距拍摄功能都没有的话,那么笔者有一个更好的方法,就是利用“放大镜”先放大后拍摄,这就能达到一个真正光学放大效果,它的确是万能的。
未使用“放大镜”前影像十分模糊
使用了“放大镜”后,影像清晰无比。这部Pocket PC手机有三百万像素;那部Pocket PC手机却有二百万像素;还有更新的手机拥有三百万像素呢!到底相机越高像素是否有更好的拍摄效果呢?其实这都是一些数字游戏,相机的像素是指感光组件的解像度,大部份手机内置的相机都是用CMOS感光组件,亦有些会用CCD感光组件,因为CMOS感光组件耗电量低及造价低廉,所以较多生产商选用,而像素的多少只代表照片输出时的大小,比方说二百万像素可以冲洗5R的照片,三百万像素就可以冲洗8R照片等,当然像素太低的话,看到的细节自然也较小。
大部份手机内置的都是CMOS感光组件
三百万像素就可以晒8R照片
在"相片质量"设定内拣选高质量而在传统的相机来说,镜头的光学质素是照片画质好坏的关键,不过手机的镜头是不可以自行更换,而且不同手机的镜头质素也分别不大,如前所说,手机的镜头像是一些针孔镜头,与真正的相机镜头相比....“算了吧”所以真正影响画质的因素是影像格式的压缩比率,通常数码相机都是以“JPEG”的影像格式储存,而此格式其实是一种“失真的”压缩算法,如果压缩比率越高,照片的质量就会越差,那么我们在拍摄前就先要在相机的设定内拣选“相片质量调整为最佳或极精细等,方可以得到较好的照片画质。
利用最精细的相片质量拍摄
只用最基本的相片质量拍摄大家有否发觉Pocket PC手机拍摄的照片经常有偏色的现象呢,又或者照片的色彩与真正看到的颜色有偏差,其实这种情况的成因就是自动“白平衡”所致,“白平衡”是什么?白平衡是摄影学较进阶的理论,简单来说白平衡就是相机对“白色”的定义,在颜色的基本概念里,白色是三源色的总和,只要让数码相机知道什么是白色的话,它便能分析出其它各种的颜色。
设定合适白平衡来配合当时的环境
现今数码相机的自动白平衡已可以应付所有不同环境的需要,但有时仍会受到画面不同颜色的折射,影响了相机判断错误,例如在钨丝灯下拍摄的照片往往会偏红或偏黄等问题。而手机的自动白平衡误差性更大,因此利用不同的白平衡设定来配合当时的环境,就能拍摄出较准确的颜色,而白平衡的设定一般有日光、钨丝灯、光管及阴天等。
以下是在室内光管的环境下进行拍摄的情况:
设定为自动白平衡,照片出现偏黄
设定为光管白平衡,照片颜色较准确但如果你的手机拍摄功能是全自动,即没有提供白平衡设定的话,那么你就要使用“避重就轻”的拍摄方法,例如拍摄人像时,背景是一大片黄色,自动白平衡会使人物偏黄,解救办法是减少背景在照片的占有率,增加人像的占有率,少了黄色的影响,自动白平衡就会较准确,又或者舍弃这个背景也是一个方法。
背景是一大片黄色,自动白平衡会使人物偏黄
少了黄色的影响,自动白平衡就会较准确为何Pocket PC手机拍摄出来的照片,往往忽光忽暗呢?其实这是与相机的“测光”有关,每部相机都有“测光”这个功能,而Pocket PC手机亦有,不过测光这个步骤已经是全自动化,自动化的意思即是由智能计算机计算出曝光值,不过如前所说,全自动的东西一点也不可靠,比方说,相机侦测到白色或光的物体,它就会自动用较快的快门设定来拍摄,拍出来的照片会较暗,相反在黑色或黑暗的环境,就会相对用较慢的快门来曝光,拍出来的照片就会较光亮,而当环境中有强光的影响下,照片好可能会曝光不足,例如LCD的光线会影响你拍摄桌面的东西。
在设定内增加曝光值,就可以照片的亮度
在这时候你就要调整曝光值来解决曝光不足的问题,但如果你的手机连曝光值的设定也没有的话,那么你就避开有较大光差的环境,尤其是逆光拍摄更易曝光不足。 在设定内更改亮度就可以增加曝光了。 在LCD的光线会影响了相机的测光,拍摄出来的相片较暗。 ; 增加了一级的曝光值后,照片的效果很好。
LCD的光线影响了相机的测光,拍摄的相片较暗
增加了一级曝光值后,照片的效果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