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伟民指出,有些留学人员回国后学历学位没有通过认证的原因,首先是假文凭,其次是一些境外院校颁发的文凭不被所在国家承认,在中国也不可能被认可,还有一些是违规办学、网上办学等。目前有六类证书不在学历认证受理之列:
外语补习和攻读其他非正规课程(如短期进修)所获得的结业证书;进修人员和访问学者的研究经历证明;国(境)外教育机构颁发的预科证明;未经国内教育主管部门批准的合作办学机构或项目颁发的国(境)外学位证书或高等教育文凭;函授、远程教育及网络教育取得的国(境)外学位证书或高等教育文凭;非学术性国外或境外荣誉称号或学位证书。
据了解,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已建立了相关数据库,存有1.7万多个境外院校颁发的学位证书信息,均可对境外文凭进行核实。此外,教育部涉外教育信息监管网(www.jsj.edu.cn)和中国留学网(www.cscse.edu.cn)还公布了33个国家的1万多所学校名单可供查询,基本涵盖了中国公民前往留学的目的地国家。
认证范围明确界定
车伟民介绍说,目前,中国已与27个国家签署了相互承认学历学位证书的协议,这意味着中外双方教育主管部门在政府层面上承认对方高等院校的质量。
他说,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开展的对国(境)外学位证书和高等教育文凭的认证范围包括:
在外国和中国香港、澳门特区及台湾地区大学或高等教育机构攻读正规课程所获学位证书或高等教育文凭;经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或项目颁发的国(境)外学位证书;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并报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备案的高等专科教育、非学历高等教育层次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颁发的国(境)外高等教育文凭。
6万“海归”完成认证
车伟民说,现在回国留学生在升学、就业时,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已成为用人单位和相关院校要求必须出具的材料之一。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从2000年开始,开展了对国(境)外学位证书和高等教育文凭的认证服务工作。2006年,来该中心要求学历学位认证的留学生达到2.7万余人,其中学士占12%,硕士占70%,博士占8%。截至目前,该中心已完成跨境高等教育学历学位认证6万余份。
车伟民表示,通过对国外学历学位的认证,可以帮助留学人员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首先是鉴别国(境)外颁发学位证书或高等教育文凭机构的合法性;其次是甄别国(境)外高等教育机构颁发的学位证书或具有学位效用的高等教育文凭、证书的真实性;三是为经认证的国(境)外学位或高等教育文凭出具认证证书。
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去年5月,一位在新加坡留学4年的女生回到无锡不久找到了就业单位。签约前,她来到当地国际人才交流服务中心,要求认证其获得的澳大利亚大学本科文凭。工作人员发现,她在新加坡就读的是一所不具备颁发公立大学文凭的私立学校,所谓与澳方合作办学就是为了吸引留学生,因此,她的文凭被确认无效。
车伟民指出,这位女生4年里没有上过一次澳方大学教授的课,其文凭的含金量很低。按教育部规定,如果这位女生在澳大利亚留学期间拿到的是大学文凭,可能就是有效的;如果是在某第三国、且不具备条件的私立学校获得的文凭,所在国政府将不予承认。他说,这类事件在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比较多发。
他特别强调,留学生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在留学期间不要听信国外中介机构的承诺,要保存学历学位认证材料。毕业后,到驻该国的中国使领馆开具《留学回国人员证明》,以便回国后进行学历学位认证查询。只要是合法学校,并得到该国教育主管部门认可或专业认证机构认证的,留学服务中心均可对其进行认证。此外,为方便留学回国人员,留学服务中心还开辟了网上认证工作。(记者 喻京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