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任志强先生:
揭开供不应求骗局兼答《疯狂的逻辑》
时寒冰
3月2日,我应邀参加意大利驻上海总领事馆的一个文化活动,走时,特别交待同事,如果任志强先生贴出文章就给我打电话。同事问:“你怎么知道他要写?”我说:“他和潘石屹先生轮番上阵与我撕杀,前次是潘石屹先生值班,今天该任志强先生值班了,任志强同志是党员,他肯定如期而至。”果不其然,任志强先生于3月2日在其博客挂出了万言书《疯狂的逻辑》,用长达1万4千余字的文章证明我的逻辑和我本人是多么疯狂。名扬四海的任志强先生对一个无知而疯狂的人如此下血本著书立说,差不多可以说是一个创举了,这种做法本身的逻辑还不够疯狂吗?真的有人快疯了!
高房价正毁掉中国经济未来
房价飞涨,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许多地方政府将其当成了推动GDP增长的支柱性产业,这使得地方政府官员常与开发商勾肩搭背、厮混一起——两者有共同的利益,并且,获取利益的路径也相同。这种做法其实是在蚕食中国经济的未来。房地产的繁荣表面上看是在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实际上正在成为抑制内需的致命杀手,进而毁坏经济发展的根基——在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每卖出一套商品房就意味着消灭掉一个乃至几个百万富翁,同时,大量房奴被绑架在住房按揭上,有的要被捆绑长达几十年,且是循环捆绑(建筑寿命短,30年后要推倒重来),许多人为了还贷节衣缩食,焦虑不安,这不仅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大大抑制了我国居民在住房以外领域的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
换句话说,房地产及房地产相关行业需求的拉动,是以更大范围、更多行业的消费需求被压抑为代价的。房价越高,其对内需拉动的破坏性就越大。去年11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苏宁表示,我国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已从上世纪80年代超过62%下降到2005年的52.1%,居民消费率也从1991年的48.8%下降到2005年的38.2%,均达历史最低水平,房价的快速增长是一个重要原因。
而且,我国建筑质量的低劣注定了它的短命,短命的结果是开发商们不断重复对民众进行捆绑、掠夺,扼杀民众的消费能力。我国目前的住宅建筑平均寿命仅为30年(我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规定,重要建筑和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耐久年限为100年,一般性建筑为50-100年),而英国平均为132年,建筑“短命”使我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建筑浪费国。
面对建筑短命现状,地产界著名理论家任志强先生悲愤地写道:
“我国目前的住宅建筑平均寿命却仅为30年。大多数80年代初期建设的住房已面临着大量拆除的阶段,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国的GDP已连续多年的保持着10%左右的高增长,但国民财富的增加却远远的低于GDP增长速度的原因。我们在大量的重复着建设拆除,再建设再拆除的过程,虽有GDP增长,却没有存量增长的原因。”
(上次,我说“别以为搞房地产就是搞高科技”,不小心伤了任志强先生的自尊,任先生这次在《疯狂的逻辑》一文中,特意用了一个小节证明“房地产中的高科技”。并且质问我:“请问建筑中的节能、环保、自控、供暖、制冷、冷热联动、消防、保安、园林绿化,哪一项中没有高科技的创新与利用。”有高科技的创新与利用就意味着是高科技产品吗?任志强先生,我们能不能先放下这个不谈,等您们把房子盖结实了,平均寿命能远远超过30年以上了,我们再讨论房地产的高科技问题如何?到那个时候,我们把房地产弄成可移动的,将其作为高科技产品出口到国外忽悠洋人换取外汇行不?)
重复建设意味着重复绑架,它实际上在不断葬送财富,葬送居民的消费能力。倘若开发商们负起责任,延长住宅寿命,房价再降低一些,既能节省大量资源,也能释放出强大的消费力,转变成拉动我国内需的重要力量。一旦内需拉动,我国经济增长就补全了一个长期残缺的消费引擎,促使就业率提高,居民收入增加,反过来又能增强消费能力,形成良性循环。
问题在于,不重视质量恰可以缩短循环周期,帮助开发商们更便捷地掠夺财富,开发商们重视建筑质量的动力从何而来呢?
要拉动内需,就必须促使房价的理性回归,改变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的地位,使其含有的公共产品特性得以回归。既得利益集团目前在千方百计地抹杀住房的公共性特征而强化其商品特征,借助所谓市场化的幌子在房地产市场敛取钱财。像市场经济发达国家法国,以法律的形式将住房权和受教育权、健康权并列一起,赋予可抗辩地位,公民可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住房权益。为什么在发达国家日益强化住房公共性特征的同时,我们却以所谓的市场化来强化住房的商品性特征,让一大批寄生虫肆意吞噬民众的血汗?
目前,内需已经到了非拉动不可的地步。众所周知,消费、投资和出口被认为是推动经济高速发展的“三驾马车”,但我国经济增长残缺了一驾马车。过去15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和出口合计占到GDP总值的大约80%,并且仍在以每年25%到30%的速度增长。而消费则逐渐滑落至历史低点。
内需是推动经济快速和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比如,美国的消费甚至能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我国内需屡拉不动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隐患。经济发展过于依赖投资,容易导致投资规模急剧膨胀,引发产能过剩、库存增加、价格下跌,增大金融风险和经济运行风险。我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目前绝大多数消费品和生产资料都供过于求,工业品生产能力利用率有半数低于50%。
经济过于依赖出口弊端更多。近年来,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我国与欧美等国的贸易摩擦不断,不确定性风险也越来越大。从1995年开始,中国已连续11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更令人担忧的是,近日美国参议院民主和共和两党议员联合提出一份提案,要求撤销给予中国的永久正常贸易关系。美各界施压美政府对华采取更强硬的贸易政策,势必将加大我国出口的不确定性。
而改变这种局面,摆脱经济过于依赖于人的惟一有效工具就去尽快拉动内需。要拉动内需,就必须增加国民收入,同时,把民众从高房价、高教育经费、高医疗费用之下解救出来,尤其需要从高房价下解救出来。
供不应求骗局是如何制造出来的
任志强先生和潘石屹先生都再三强调,供不应求是推动房价上涨的决定性力量,不愿意面对供不应求其实可以人为制造出来这一事实。许多开发商声称房地产无暴利,但是,既然无暴利,为何不通过公开成本来自证清白?公开成本,无论是开发商还是地方政府都是极力反对的。人们或有理由怀疑这是他们怕公开成本把暴利的尾巴裸露出来,无法再编织美丽谎言。
在反对公开成本的人当中,我们不难看到任志强先生的身影。这位地产界著名理论家曾经指出:“普通商品房不应该公开(成本),公开房价成本,就如同公开自己老婆的胸部有多大一样,这属于立法规定的,也属于秘密。”这是哪跟哪儿啊?住房是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产品所以公众关心,谁会无聊到关心他人老婆胸部大小的地步呢?况且,于1994年1月1日起实施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
层层揭开供不应求骗局:
第一,垄断与联合
过去,潘石屹和任志强先生拒不承认房地产存在暴利,如今,任志强先生连暴利这两个字也不愿意承认了。他竟然问我:“请问时先生,中国在什么法律上有过什么是暴利的定义?请问什么样的利润率是暴利?暴利是按什么计算方式为标准的……请问非垄断行业又如何能形成暴利呢?”
暴利似乎成了捏造出来的一个词。可是,就在“2005首届中国地产品牌价值评估与品牌评选活动”论坛上,任志强先生还出惊人之语:“房产品牌就应该是具有暴利的。”那么,任志强先生的这个暴利指的是什么呢?指的又是什么样的利润率呢?早在1995年,国家就出台了《制止牟取暴利的暂行规定》,怎么暴利反倒不存在了呢?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媒体广为报道的任志强先生的“禁止炒房违宪”论,任志强先生指出:“所谓的炒房就是房产的买进和卖出,商品房作为商品是用买和卖的,禁止炒房就是禁止商品买卖,这是一种违背宪法之行为”。这种逻辑何止是疯狂!
不仅不承认暴利,任志强先生也不承认垄断,说“非垄断行业又如何能形成暴利呢”,断然否定房地产市场的垄断特性。
垄断在房地产领域不仅存在而且根深蒂固:
1.商品房本身所暗藏的空间垄断。开发商们经常说,开发商不计其数,楼盘多如牛毛,存在着激烈的竞争,根本不存在垄断。如果不是房地产而是换成别的商品,开发商们的这种说法无疑是有道理的,也正因为这一点,开发商们的垄断不存在理论才更具有欺骗性。
真相是:住房有别于其他商品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固定性。开发商不计其数,楼盘多如牛毛,但是,上海的楼盘与深圳的楼盘肯定不存在价格上的竞争关系,北京四环外与三环内的楼盘价格也没有任何可比性,即使相邻地区,经济适用房与别墅之间也不会有任何竞争关系。只有位置相邻近、品质相近的楼盘,才能真正形成价格竞争,而同时符合这两个条件的楼盘并不多见。换句话说,住房的固定性特点决定了住房市场的竞争属于空间竞争,这有别于经济学所定义的传统意义上的竞争。
因此,房价具有天然的排斥竞争的特性,这一点恰被聪明的开发商掩盖并忽悠着!在所谓竞争的表象下,掩盖着的却是天然的垄断特性。大的开发商拿地为什么不喜欢豆腐块而喜欢大块地?也是这个道理。大块地为其消除了潜在的竞争,他可以更自由地主导定价权,可以更自由地哄抬房价。房地产领域的水就是如此之深,一不小心就掉进去了!
2.开发商很多,却无法形成竞争关系,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它掩盖了另外一层垄断性。政府既垄断着土地供应,也垄断着融资渠道,开发商虽然很多,但都只能从处于垄断根端的政府手中拿地和融资,在得到这两种资源的以后,开发商们也继承了原来掌握在政府手中的垄断特权,这本身就注定了开发商的垄断其实是非常牢固的。地方政府在向开发商让渡土地和融资权的同时,也得到了相对应的回报,一般不会反过来去拆开发商的台,再去强化开发商的竞争,压缩开发商的利润,使得自己在下一次交易中换取的利润降低。
3.准入限制。开发商们常说,谁都可以搞房地产,因此,房地产不存在垄断。但是,这种所谓的垄断不存在是谎言。我上面已经讲明,房地产开发企业之间在价格上其实很难真正形成竞争关系,也正因为这一点,他们对新加入的开发商并不敌视,但是,他们却极力反对和抵制非开发商之外的人介入。比如,个人合作建房就是开发商的眼中钉。一方面,开发商担心合作建房低廉的价位把开发商的暴利彻底揭开(像温州个人集资建房,成本不足周边楼盘一半),另一方面,开发商担心因此撕开一个缺口,使部分对住房有需求的人逃脱出他们掠夺的魔掌。
因此,房地产开发商、地方有关部门等在利益方面有共同点者,都千方百计设置障碍,导致个人合作建房寸步难行。这难道还不能说明垄断的存在吗?远的不说,就说这次吧,我这个外行人凭借自己最近几年对房地产领域的关注,仅仅说了几句真话,潘石屹和任志强两个地产界名人便互相投怀送抱,紧紧拧在一起,对我展开车轮大战,如果两个人是充分的竞争关系,依照“同行是冤家”的原理,他们还会绑到一起当着全国人民的面上演二打一吗?潘石屹先生还用得着一遍又一遍地做我报社的工作吗?如果真的如你们所说现在的住房是供不应求,一年不买房的呼吁何以令你们如此恐惧?这一切说明了什么?下次要轮到潘石屹先生值班了,您来回答我吧?
正因为垄断特性,开发商们很容易围绕共同的利益达成某种默契,这种垄断联合操纵房价绰绰有余了!所以不能听信开发商们所谓市场化的谎言,对房市必须实行严厉的监管和调控。
第二,操纵供应。
无论是潘石屹先生还是任志强先生,都多次强调土地供应,认为住房供应的不足导致了房价上涨,我就此提出质疑,任志强先生立即给我扣了一系列大帽子——由于太多,这里不再一一引述。事实上,我一直在强调增加市场的有效供应,而不是建议减少对市场的有效供应,我与任志强先生的区别在于,增加有效供应所选取措施的不同——这种看似细微的差距却是天壤之别。
开发商们囤积土地和囤积方房源,能够人为减少对市场的有效供应,制造出供不应求假象,达到推动房价上涨的目的。先让我们看看供应是如何被操纵的。
1.开发商鼓吹土地供应的真相
开发商们常常喜欢把某年的土地供应量和销售面积作为对比,得出土地供应严重不足的状况,开出的药方是:政府继续增加土地供应。而我的观点是,在政府增加土地供应(尤其是廉租房、经济适用房、中小套型商品房土地供应)的同时,更要把囤积在开发商手中的土地依法收回或“盘活”,以形成有效的市场供应。否则,将导致可怕后果。
现在,任志强先生和潘石屹先生只提让政府增加当年的土地供应,而对打击开发商的囤积土地避而不谈。问题的微妙之处正在于此:假如新增的土地供应继续被开发商囤积,政府手中可供应的土地越来越少,开发商手中囤积的土地会越来越多,他们更有条件利用政府手中可供土地数量的减少来制造紧张气氛,轻而易举地达到哄抬房价的目的。因此,对开发商囤积土地行为置之不理,而单纯地增加土地供应才是可怕的,这很容易造成肉包子打狗的局面。开发商们的良苦用心还难理解吗?
我不知道潘石屹先生和任志强先生是否囤积土地,但我看到过一则报道:
尽管“SOHO中国(潘石屹的公司)”近年来在北京房地产界声名鹊起,但其目前的公司资产净值较低,部分土地储备未取得土地使用证——《中华工商时报》
2003年1月29日。
作为无知的业外人士,我不知道此处所说的未取得土地使用证的储备土地到底与囤积的土地之间有多大区别。潘石屹先生能赐教否?
土地供应其实包括几个部分:当年的土地供应、已有的存量土地等等。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投资与市场研究室主任曹建海先生指出:“真正的土地像已有的存量土地、城中村的土地相对来讲,政府推出来的才是九牛一毛才是很少的一部分。”2005年,七部委新政调查组报告指出,北京开发商手里掌握的土地够用十年。从目前广州等地收入的土地来看,有的已经闲置长达十余年,一旦将这些土地盘活,等于释放出当年10倍左右的土地供应量,这必然对房价构成强大利空,房价不大跌都难。问题是,政府是否下了严厉打击囤积土地的决心?
2.囤积住房
一些开发商通过虚拟买卖合同、囤积房源、发布不实价格和销售信息,欺骗购房人抢购等等房市,制造供不应求的假象。在房市调控政策刚出台的时候,许多早就宣称销售一空的楼盘,突然雨后春笋地冒出许多房屋。善良的人们这才发现,这些住房之前被开发商用于囤积居奇了。房屋空置率是一个最有力的说明。
去年4月底,北京市建委罕见地公布了全市截至当年4月份的开发商真实销售状况。数据显示,北京期房项目中有10.9万套住宅未售,现房销售的项目中有17815套住宅未签约,共计约12.7万套住宅未售出,期房未售出面积达1541.39万平方米,现房未售出面积达289万平方米,约有65.69%的房源未被售出。而北京大部分楼盘却对外宣称基本售完,价格也随之一再上涨。在北京市建委看来,除了供应结构的先天不足,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地产商人为制造“紧张”所致,不少房产商利用各种手法隐瞒空置率等急抬房价已经引起了主管部门的愤怒(《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5月8日报道)。
与开发商囤积土地长期得不到处理一样,囤积房源同样能够轻易得逞。搞笑的是,2006年5月10日,北京市建委对房屋交易市场上53种可能存在的违规行为进行了公示,一旦发现这些行为,将进行严查:15日内未按期整改或整改不合格,将至少1个月内不能卖房。对于囤积房源等做法,不仅不予以严厉惩处,反而规定至少1个月内不能卖房,这种对开发商的所谓严查,无异于帮助开发商囤房,就连潘石屹先生也忍不住兴高采烈地站出来对此规定泠嘲热讽。有这种愚不可及的市场监管者,开发商囤积居奇的行为又怎么可能淡出人们的视野呢?
第三,操纵信息。
经济学家卢卡斯认为,人们对未来的预期可以转化为现实的需求,从而进入消费决策。开发商对楼市供求核心信息的掌控具有排他性,在一个信息不透明的市场,一切维系开发商与购房人之间信息不对称现状的因素,都有可能被开发商为己所用,对人们的未来消费预期产生影响。
在目前的房地产市场,开发商与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腐败官员的勾结,成功操纵了信息。
1.开发商。一些开发商在房价疲弱的情况下,不是通过降价而是通过提价给人们造成房价在不断升值的错觉,使公众因无法对有关信息作出正确判断而迷失方向,听任开发商们的摆布,在“买涨不买跌”的规律下,自然会刺激人们的购房欲望。
2.地方政府。在推动房价上涨这一问题上,地方政府与开发商有着完全一致的利益共同点,双方都能从房价上涨中获取丰厚回报。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公布的研究报告指出:仅地方政府卖地收入,在2004年就达到6150亿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调查表明,土地出让金已占地方财政预算外收入的60%以上。因而,在两次调控政策出台后,都有地方政府官员与开发商一道,鼓吹本地房价还有相当上涨空间,房价不会下降。官员对本地房价的发言,对民众判断房价走势产生了很大影响。同时,一些地方政府在对房地产领域的信息公开中,经常故意不作为,加大了信息的可操纵性。
3.有关部门。部门利益在信息方面同样表现地非常露骨。说空置率为例,空置率是中央出台调控政策,决定调控强度的重要依据。但是,在空置率的定义方面,建设部与国家统计局一直在打架,不同的定义既决定着空置率大小的巨大差异,也决定着话语权掌控在谁手中。由于利益等因素,建设部公布的空置率一般都小于国家统计局等部门公布的空置率。甚至,建设部有关人士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曾说:“空置率不管是百分之多少,是算不出来的。因为国外空置率有严格的分子、分母界定,而我们的分子分母跟国外特别不一样,所以怎么算都不合适。”算不出空置率对谁有利谁都清楚。有关部门无法走出利益局限,是导致信息混乱的一个重要因素。至于建设部有关官员在90平方米立场上的动摇,更是人尽皆知,这种动摇所透露出来的信息很容易给人们造成显而易见的错觉。
4.二奶专家。提起这种人我就来气!这些既得利益集团圈养的专家,由于有着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学者、教授等头衔,他们很容易把开发商们的利益诉求,包装成学术研究等看似中立和客观的形式,这更容易迷惑民众,混淆视听。比如,某专家竟然举例说,倘若全国十三亿人每人需要一平方米,所需要的住房就是一个天文数字,言外之意,国家现有土地根本满足不了如此庞大的住房需求,房价必涨无疑,且可能永远涨下去。问题是,你以为人们现在都住在树林和山洞里等待购房吗?许多深奥的经济学道理其实都可以通过最直观的感受作出判断。八亿多农民住在自己建造的房子里。富人拥有多套住房的情况已经非常普遍,他们的购房需求得到了充分释放。许多单位通过自己建房,以远远低于市场的价格满足职工需求……但是,这些专家对未来上涨预期的判断,将使部分人加入买房队列。
中国的人口密度远远小于日本,1998年,日本人口密度是每平方公里339.3人,我国是130人,而且,日本的城市人口占其总人口的比例高达75.9%,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尚且能够解决住房问题,我们为什么不能?只需稍微对比一我就可得出的结论:这些既得利益集团及其代言人,无非是在用掌控的信息制造紧张气氛,把人们赶进事先设好的圈套而已。
国家发展改革委最近发布的“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报告”指出,2006年中国大陆销售面积平均增长率持续下降,已降至1999年以来的最低点,报告指出,过去五年来,住宅投资增长和施工面积增长速度明显高于销售速度,预示经过一段时间后将出现住宅市场的供大于求局面。如果没有各种操纵因素,供大于求的局面或许已经清晰显现。
房价已经远远脱离购买力
任志强先生和潘石屹先生都再三强调,供不应求推动了房价上涨,问题是,支撑您们供应的购买力因素是否真的存在呢?
许多人将我国GDP的增长速度等同于居民的增长速度,据此判断房价的上涨有着坚实的经济基础支撑。这是一种错觉:
虽然我国经济发展很快,但是,在可支配收入分配中,居民并不占大头。最近,国家发改委在其官方网站公布了“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年度报告[2006]”,报告指出:从资金流量核算结果来看,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国民收入分配出现了向政府和企业倾斜的现象,政府部门可支配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不断上升;企业部门可支配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在波动中上升;与此同时,居民可支配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持续下降。
根据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当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之后,居民可支配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通常是上升的。以美国和日本为例,两国在人均GDP1000美元至3000美元的阶段,政府、企业和居民在初次分配中的份额大均致为1:4:5,居民所占份额最高,企业次之,政府最小。目前,我国正处在从人均GDP1000美元向3000美元挺进的阶段,政府部门可支配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持续上升,企业次之,而居民则逐渐降低。这使得居民收入增加无法与GDP增长保持同步。事实上,近年来,由于房价、医疗费用、教育费用飞涨,老百姓已经苦不堪言。
不妨再看一个数据,中国的GDP增速虽是发达国家的好几倍,但工资增速却远落后于这个幅度。日本在经济快速增长时期,其工资的成长速度比美国快70%,到1980年就已经与美国持平,这一段路程大概用了30年时间;而从1978年到
2004年,中国经济也高速增长了近30年,工资却只有美国的1/20、日本的1/24。在制造业,中国的劳动力价格甚至比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快速增长的印度还要低10%——《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8月14日
除此还有几个因素:
1,在个人财富增长的同时,水、电、天然气、粮油等以更快的速度上涨,抵消了一部分财富。
2、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建立,人们的医疗、养老等问题尚未有保障,很大程度上需要靠个人来解决,公众的“购买力”相当一部分耗费在这上面,并不能都用于购房。
3,GDP增长带来的财富,有一部分是被外资拿走了。商务部副部长易小准透露,“2005年,中国出口总额的58%来自外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的贸易顺差净值844亿美元,占中国贸易顺差总额的83%……如果扣除这一部分,中国的贸易顺差仅为175亿美元。”美国《纽约时报》记者戴维·巴尔沃萨撰文指出:“看上去中国好像从贸易中获得了更大的回报,实际上真正的利润被美国等外国公司所得;没有留下全球化带来的利润。”
4、GDP统计数据失真因素。
5、我国人均GDP仅在世界上排名第110位,“还不是一个经济强国”,且财富高度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大多数人买不起住房,而富人又不可能将财富都用于买房,因而,购房能力被高估了。
弗里德曼曾指出,消费受永久性收入影响,从长期来看,永久性收入和消费同比例增长,如果一国国民的收入能与社会经济发展保持相对同步的增长,就不可能导致长期平均消费倾向递减。我国居民工资占GDP的比例,从1989年的16%下降到2003年的12%,正是抑制消费的根本原因。住房难道就能摆脱这一点吗?
房价涨到穷人和中等收入者都买不起房的地步,购房的主要对象是富人,现在看看,哪个富人没有房住?很多都是拥有两套或两套以上的住房,其购买力在最近几年中已经最大限度地得到释放。倘若把住房当成投资品,在房价已经上涨这么多的情况下,住房作为流动性非常差的投资产品,富人还会像过去那样继续大批量购买吗?拜托,您们自己也是富人,想想自己的判断吧。经济学其实就是身边的学问,有时候感知的判断比不实的数据都来得精确,这与房地产这门高科技产业可能有相当大的区别。
中国要想房地产业保持健康发展,必须严惩房地产领域的权钱交易,挤压房地产暴利,促使房价的理性回归,然后,伴随国民收入的增加,房地产业才能再次迎来新生。同时,房价的回调也将能使中国整个经济结构更趋合理。
不要再杀鸡取卵了!醒醒吧!
洗洗睡吧,任总!
请任志强先生千万别再说这样的话了:“作为年年被市区各级和公司党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的我可以自豪的告诉你”、“正是因为我是共产党员”……您知道,您一再这样说对党的形象伤害有多深吗?就在去年3月9日,《南方周末》一篇报报道中还指出:在网友列出的“全国人民最想打的十人”名单中,任志强排名第三。试问,全国有哪个共产党员获得过这项殊荣?再说了,被评为优秀党员后锒铛入狱的人也并不鲜见。任总,人要居安思危,要有忧患意识啊!
任志强先生,我其实非常喜爱您的作品,它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许多人的思路;它好像一轮圆月,让辩论不再枯燥;它又像一个路标,让迷路者即使找不到回家的路也不会孤单。可是,您连续忙了这么多天,的确该休息一下了。洗洗睡吧,任总。接下来该小潘值班了,潘石屹先生是许多人的清纯偶像,他一直非常敬业——不管当面还是私下,您放心好了,我会好好接待他的——还有好多真相需要慢慢道来。顺便说一句,我写的每一个字都属于我个人观点,我本人为它负责到底。即使我被剥离开来,我手中的笔流出来的依然是一腔热血。
写于3月3日凌晨
潘石屹、任志强PK时寒冰sina专题
http://bj.house.sina.com.cn/focus/huyoufangjia/index.html
潘石屹、任志强PK时寒冰sohu专题
http://business.sohu.com/s2007/2007fangjia/
时寒冰的另一个博客
http://shihb.blog.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