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保佑吃饱了饭的70年代生人
每一个时代的真面目都在历史之下。没有亲身经历的人根本无法体会。上个世纪80年代——我出生的年代,现在看来已经是渐行渐远了。而70年代,如果不是身边的七十年代生人,我根本就无法想象。就如同遥远的30年代,永远只有大上海的浮光掠影。好在有70年代生人,他们可能是一个遥远的偶像,也可能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哥哥姐姐,七十年代才变得生动可解,同样也复杂起来。七十年代生人也是如此。
我向来是不怕以最刻薄的话来糟蹋一切的,但是对于70年代生人却怎么也做不出这种事情来。当年我还是个只知道皮皮鲁和鲁西西的小孩,而70年代生人的姐姐的歌词本上已经抄着“风再冷不想逃,花再美也不想要”,第一次为我打开了童话之外的世界。90年代中期校园民谣达到顶峰,满大街唱着《同桌的你》和《睡在我上铺的兄弟》。这成就了我关于友情、爱情以及读书的最初幻想。于是70年代生人就是90年代后期每一盘校园民谣背后的麦田标志,是永远的白桦林。90年代末我曾作为一个中学生偶然见证了七十年代生人告别大学校园的一场歌会,在不算宽敞的礼堂里,没有高科技的灯光效果,没有昂贵的音响。几把吉他。他们唱着《萤火虫》抒发对于理想的坚持,唱着《恋曲1980》抒发对于爱情的态度,唱着《司机大哥》抒发对于身边普通人的热爱。所以作为一种时代的符号,我一直固执的保留着一个白衣飘飘,头发蓬松,眼睛明亮,立于岁月深处的形象。朴素、真挚、青春无敌。
不知不觉,七十年代生人就在这些年轰轰烈烈的讨论中老去。他们所做过事情的总和慢慢将成为一种哲学被供起来,让那些研究人员以此混口饭吃。青春散场过后,各赴前程,冷暖自知。我知道成长需要付出代价。但我不知道成长需要丢失理想和真诚。整整一堂听力课,一部没有声音的机器,教室中除了少数的几个小孩子一头雾水的左问右问。剩下的70年代生人竟然没有一个人表示他们听不见,都在故作不知的静默中等待。这只是一个瞬间,只是一件小事。但是,我想问:是什么让你变得沉默了?是谁教会了你装聋作哑?为什么当囊中羞涩,三餐无着的时候可以坚持的无畏,在吃饱了饭之后却丢失了?
有人说70年代生人是尴尬的一代。的确,他们既没办法像前辈一样亦步亦趋,也没办法像后来者一样把传统完全抛弃。是被吊在半空中的一代。但是,反过来看,保守在现在这个时代是成就失败的因子,但是在中国这样一个社会尊重传统又永远有用。70年代生人既不用像前辈们一样接收思想血肉剥离的痛楚,也不用像80年代生人一样被频频质疑当剥掉黄色的外衣下面还有多少传统。这样说来尴尬的反面就是70年代生人左右逢缘的地方。
70年代生人其实无需在尴尬一代的掩饰下,为自己的恐惧寻找藉口。每一个时代都是承前启后的时代。每个年代出生的人都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恐惧来自于迅速增长的年纪,以及内心里认定的30岁或者40岁该有的成就。这无疑是自设圈套。既然现在大多数的70年代生人已经有了面包和牛奶,那么只要对于压力不回避以后该有的也陆续会有。只是一种对于世界和自己的信念很容易被现实磨平,让人的精神状态整个松懈下来。感觉变得迟钝,对很多事情视若无睹。这才是最不容易察觉,也是最可怕的。不过,就像开头所说:
每一个时代的真面目都在历史之下,没有亲身经历的人根本无法体会。
但愿上帝保佑吃饱了饭的70年代生人。
七○年代如何对待父母
nira (重庆)
我也不知道如何对待父母合适了,父辈们兄弟姐妹不是三五成群的就是七八个,赶上一两个不孝敬父母的,没关系!总有孝敬父母的一个孩子吧.而我辈,让老人家们一句计划生育,就计划成了独生子,学生时代最多也就是没有一条心打架的兄弟,其他感觉都没有,等到了进入社会,这问题就凸现出来了。
家里父母俩人,老盼着孩子能多在家,而我自己还得考虑工作和应酬,还有自己的家.我也很想多陪陪父母,可是,哪里有时间阿。
巧克力酒心糖
(北京)
有时间就多陪陪父母吧,我周末陪他们出去吃饭,购物!钱多的时候让他们出去旅游,每天下班尽量早回家!...
花の优品
(杭州)
说实话,不愿意的父母同住,还是想有自己的空间.
毕竟生活习惯\生活观念等等都是不一样的.
Alan (合肥)
是没有时间,而且工作地离父母几千里,心里真不是滋味,准备买房把父母接来一起住,如果宽裕的话,买个对门的房一起住当然最好了。
桑田 (上海)
我和父母是分开住的,周末事多也不常回去。今天过年的时候带父母公婆一起出去玩了几天,他们高兴的样子让我很愧疚没有多一点机会陪他们。做父母的真是只求付出不求回报,他们在物质上的要求不高,看到我们忙碌不仅不抱怨还常嘱咐我们要注意身体。我想有空真应该多陪陪他们,哪怕就是去附近公园转转,只要有我们陪伴,他们也很开心的。实在没时间也要经常打电话问候一下,跟爸爸说说工作上的事,跟妈妈拉拉家常。
jessie95 (北京)
40年代出生的父母,其实思想比我们更加单纯;
他们现在应当6o岁左右,当属壮年;
不要让他们变老,不要让他们感到自己老。
除去看儿子,做饭,他们还应当有很多事情可以做:
1、支持他们退休后继续工作(我妈妈现在还在担任中学班主任;爸爸在做礼品生意,天天和年轻人打交道,是辛苦,但心态良好!)
2、出资让他们旅游;(他们有时不够大方,不掏钱,我们自己是驴友,别忘记他们文革时也是走南闯北的串联大学生阿,开阔眼界,融于自然,对老年人很有帮助!)
3、鼓励多多参加老同学会;(珍惜有情,珍爱生命,正确对待死亡和疾病,没有比老同学、老朋友聚会更有效的沟通方式了!)
一句话:孝不能迟!让我们可怜的父母,多多享受幸福人生。
老板其实没
让他们有事做最重要,旅游也好,工作也好,将来看看孩子也好,一句话,找事!:)
人要是没事了,老的快啊...
白雪:
趁他们身体还好的时候多点沟通,不要等将来“子欲养而亲不在”啊
superlight (哈尔滨)
独生子女很少有不自私的,做父母的永远是不求回报,也许真的是“养儿方知父母心吧”
伶俜 (天津)
有时候失去了才知道父母的是你应该最不该失去的,尽量多陪父母,别等失去了,自己后悔.
Amor鱼 (北京)
报喜不报忧,但是要常常电话,嘘寒问暖,有空就多陪陪他们。
x2more (成都)
勇敢地说一句,我并不嘘寒问暖,看起来也不关心他们,其实我怕自己一热情,他们就太关心我了,而我并不是不需要他们的关心,是他们的关心早就解决不了问题了......跑题了么?!
CityTiger (北京)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萋萋 (上海)
父母才是你的港湾,年纪大了更有体会。心里不舒服时,就想拉住爸妈的手。
怀念小白
(杭州)
我和父母分开几千公里。我父母只喜欢自己的窝,出门都是熟人朋友,最不愿意到我家来。经常走动的话,交通费用都是个问题,还有时间,哎~五一才回去过,说着说着又想回老家看看了。。。
swatch1993
把父母当孩子一样去哄哄他们。(本文部分有删节)
——本期策划执行:于继勇/喧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