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最近谈论美国肢解苏联的问题,在这里我想说说看法。
美国肢解苏联,那是用了大手段的,从里根总统的星球大战,拖住苏联的科技,与军备竞赛。军事上步步紧逼。在经济上,与中国一道,在阿富汗、中越边境战争上耗费苏联的国力。经济上利用,东南亚,日本,中国的生产能力,大幅打击苏联的产品出口能力。在资源价格上,大力打击石油,黄金的价格,让苏联从资源出口与资源生产商获得不了国家收入。宣传上向高层渗透。利用戈尔巴乔夫的经济外行。彻底搞垮了苏联。这是一个历经数十年,手段上天入地,的全球大战略。绝不是一种什么战争泥潭,货币危机就导致的。苏联本身体制的僵化,科研与生产的严重脱节(苏联有好科技,无好公司)是他衰败的问题之一,而其动则大棒的大国霸权主义直接导致了他的灭亡。
现在大家在我们在伊朗取得一些成绩的时候就开始考虑肢解美国,这个现阶段是无法达成的。
我们先回顾一下美国肢解苏联时的货币政策。自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货币就不再与黄金挂钩,换句话说各国可以依靠本国情况,自行决定货币政策,这是厉害的。美国由于其经济的全球化。必然是其在货币发行上占据主导地位。也就是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肆意发行货币而保持货币不贬值,即在短期内可以凭空生产一定额度的货币武器,而世界各国还能够认同他。美国的这种能力,给了他在货币上与苏联一战的能力。当时的世界格局是,中、美、欧联合倒苏的政策(那时候中苏边境百万大军,中越边境战争)。所以各方面对美国货币的乱发都给了一定的容忍程度,这也才导致了美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世界各种资源价格。从而打击苏联的经济。
美苏一战,美国不是完胜,美国用它二战婴儿潮这一代产生的财富,与苏联对抗,这个对抗遍及全部方面。所以苏联跨台时,美国的经济也不是向大家想想的那样从此一飞冲天。美国的部分生产能力,与其说世界分工,不如说,由于为了给盟国提供保护,美国把民用生产大量转移到国外。而自己主作军品生产。那时候美国的民生产品大量在日本东南亚手里。美国的经济虽然有科技优势,但是在生产环节却真的阴阳不调。虚火旺盛。所以在苏联解体后美国不是盲目的对外扩张。而是主要的对内发展经济,完成经济转型,即军民两用与科技升级(第三次经济浪潮)美国在开始时打了个伊拉克战争。这个在军事上是胜利的,但在国内政治上是失败的,克林顿的名言道出了一切---“笨蛋,关键在经济”。另外还有一点,即美国对欧洲、日本、东南亚的经济掠夺在美国资本家眼里,是一种“收经济利息税”的行为,即当年我为了保护你们做了那么多军品,现在你们也该“反哺”一下我了吧。还有,美国在出兵时,总有大大小小的国家掏出军费,这和当年的对苏时的军事作战分配也有关,即美国的兵,盟国的钱。
在克林顿的两届任期内,美国经济进行了巨大的发展,信息革命与军民化浪潮,让美国进行了一次国内生产能力翻天覆地的变化。美国经济的疲弱,日本的回血(对日经济掠夺,这个日本的钱抢来最容易)需要消化,国内里根时期,老布什时期的巨大财政窟窿要补,这都是克林顿时期推行柔性政策的原因(包括对华的接触政策)。克林顿政府也就打了一次不算是战争的战争---科索沃。这个是个过渡战争。其实目的不在欧洲,只是美国全球霸权战略的一个小铺垫而已。
在克林顿完成他的历史使命时,美国的鹰派资本家占据了主流,其实原因也简单,俺现在是又有钱又有枪,老子不牛谁牛去。所以小布什上台就是必然,那个戈尔,只是美国和平资本家的一个代言,显然西方的强盗逻辑又来了,什么都没有抢得快---没本买卖。
布什的动作,就是军事作战,经济侵略。这个是美国完的最转的,所以大量的美兵,美币。便生产出来开始一次对中国、俄罗斯、包括欧洲的全面入侵。
美国对中俄欧的入侵,使这个全球霸权战略的主体。其中分好几步走。
1伊拉克楔子,萨达姆被老美忽悠了一把,冒失的去打科威特给未来美国在中东的军事介入提供了个素材。中东,世界资源生死之地。这个叫世界经济命脉之地。美国在十几年前作的楔子在2003年美国入侵伊拉克时,彻底收割了。
2欧洲分裂,美国的独霸,美国资本家集团的独霸,决定了欧洲不可能成为一个独立、强大、合作、统一的欧洲,一个美国第二是不好对付的。所以科索沃战争便成为了一个打击欧洲经济、打击欧元的战略动作。这个动作只是个序曲。美国利用欧洲对俄国的惧怕开始了一次分裂东欧,北约东扩的行动。将一个半生不熟的新欧洲,塞给了欧盟,彻底造成了欧盟的分裂,也使欧洲的统一遥不可期。
3俄国大战,美国趁俄罗斯疲弱的时候,先在在南斯拉夫大大的打击了俄国的国际声誉。然后再美国经济、军事调整好时,在小布什任内,彻底来了个颜色革命。搞乱了俄的传统势力范围。把兵营建到了俄罗斯的家门口。分裂俄国,就是下一个目标。
4环形包围中国,这个很早就在做,再布什任内,差点把新月包围圈搞成环形。国际市场上的资源大涨时对付中国的,不过却意外地帮了俄国。(布什想一口气吃掉中俄是他最大的败笔)
5中俄欧被他修理了个遍。于是一次统筹修理就来了。兵指伊朗。打击伊拉克是小菜一碟,这个伊朗不好对付。美国鹰派厉害是厉害。不过应该找个俾斯麦来当总统,而不是牛仔。于是在这个天下大劫前,在中俄欧的一致命门上。美国栽了个大跟头。还促成了个中俄欧战略联盟,真正的得不偿失。
美国是失败了,它是要退却的,所以资金的撤退,美国大兵的削减便成为必然。这就好像突厥入侵,抢了不成又退了回去。不过他的匪窝未损。我们贸然突入草原,与突厥骑兵野战。一来我军战力未足,二来,敌处作战,补给。信息,都是问题。贸然进取,不是好的。何况我们之间还有如此宽阔的战略缓冲。
我们的所得,其实大家以前谈得势力范围划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失地的收复。首要的是发展经济民生。修垒筑墙。百废俱兴时便拥兵打仗不是什么好事情。
先说亚洲,这个东南亚,从历史上看,地缘上看。应该是我们中国的战略后园,一如南美当年对美国的地位一样。所以完善次后园是我们一定时期内的任务。我们收复此地是要来经济发展的。
中亚,这个历史上是中俄欧三地的桥梁,使大家共同的通道,大家这回从美帝手里把他收了回来,我们要好好发展它,成为中俄欧主导大陆权益的桥梁与通道。此处不稳,三地不安。
中东,世界各国之利益,大国必然有一块,我们只是拿了我们应得的一份。还要未来帮着建设才行。
非洲,自航海大发现开始,非洲就是欧洲的经济领地,毛主席时期的非洲政策也让我们有了非洲立足的一席之地,现在我们和非洲40国建立联盟,与欧洲一起开发非洲,是大家的共同利益,非洲当然是我们共同收复,收复后要建设的。
俄国传统范围,这个本该是俄国的他自然要收复,要联系,要发展,要建设了。
所以我们只是收复了些失地,不是把美国打得怎么样云云。
还有,像伊朗这样的危机的解决。是你把人家顶在你鼻子上的尖刀挪走了。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真正的大国、强国,是不会出现像古巴导弹那样的危机事情的。古巴导弹的解决,不是美国一个什么光彩的事请。你现在哪个敢把导弹架到古巴去,试试?
所以我们之所得,美国金融,军事的暂时撤退。只是一次美军的进攻失败而已,美国此后必然兢兢业业,力图一血前耻。经济发展几成必然。民主党上台是肯定的。克林顿老婆要当总统了。我们此时该干的就如同当年司马仲达对付诸葛武侯的方法----我带兵跟着你,看着你,就是不靠近你----送你出去。
所以未来世界的这个三足鼎立是必然的,我们此时也是应该大举发展经济的。此时言与美国战,肢解美国,岂不是被别人忽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