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硬的伊朗只有咬紧牙关硬着头皮走下去了

王朝家有宠物·作者佚名  2007-03-1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伊朗未能按联合国安理会要求于上月21日前暂停与铀浓缩相关的一切活动后,美国、俄罗斯、中国、英国、法国和德国的代表加紧磋商,讨论伊朗拒不执行安理会决议的应对办法。美、英等国提出对伊朗采取更加严厉的制裁措施。

正当六国在磋商应对办法时,伊朗首席核谈判代表拉里贾尼7日在德黑兰警告说,如果伊朗因其核计划遭到新的制裁,那么伊朗将予以“严厉回应”。拉里贾尼说,如果继续朝着极端的方向发展并通过新的制裁方案,伊朗将予以严厉回应,目前的局面也将会改变。他强调,谈判是“我们应当选择的一条路”。

面对制裁威胁的大棒,伊朗看来还是没有丝毫服软的表示,还是坚持强硬的态度,没有在60天的缓冲时间里停止铀浓缩。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巴拉迪5日在维也纳表示,认为伊朗“似乎已暂停了铀浓缩活动”,连这样圆场的话,伊朗外长和伊朗国家原子能组织都连忙加以否认,并不领巴拉迪的情。伊朗摆明了要在和平利用核能这条道上一直走下去的决心,并不为制裁威胁的大棒所动。

但六国经过一番艰难的讨价还价之后,达成一个比上一个制裁协议严厉的制裁措施,看来也是顺理成章的事。伊朗不服软,坚持强硬的态度,决心和平利用核能的立场很坚决。伊朗不仅一月三次军演显示健壮的肌肉,还声称要严厉回应。看来伊朗核问题是不能按某国的要求停止了。

伊朗这么强硬,两核互动是很显然的。朝鲜强硬地试射导弹和核试之后,得到了一个可以比较满意地解决问题的起步方案。这对伊朗无疑是一种极大的鼓舞,朝鲜强硬地挺了过来,迎来了曙光,伊朗走到了这一步,又看到了一个活蹦乱跳的鲜活例子,就算伊朗曾经想过要服软应对,现在也更加坚定信心了。伊朗最好的结局就是伊核问题朝核化,用朝核的方式来解决伊核,这样伊朗只有强硬应对制裁,咬紧牙关硬着头皮走下去了。

伊朗这么强硬,也是国内问题的反应。伊朗国内有关核问题的批评之声不断,有联名反对内贾德核问题主张的事出来,内贾德的总统任期被缩短也可以看作是一些人对内贾德核问题主张不满的表示。

内贾德6日晚说:“有些人自称是分析家或政治家,他们不去反击试图阻挠伊朗权利的敌人,而是要求人民不要反抗、要妥协;今天伊朗的使命非常艰巨,我们处在命运的十字路口,所有人都应努力工作来完成自己的使命。”

从内贾德这个伊朗目前处于“命运的十字路口”的讲话来看,伊朗国内对核问题的看法和应对措施确实存在较大的分歧。面对分歧,要么就妥协,寻找一种折中的办法,但这样一来,伊朗的和平利用核能的努力很可能就要泡汤。面对分歧,要么就是坚定地坚持自己的观点,对相反的观点进行驳斥,但这样就会在国内引起一些对抗,在国际上也会遇到更大的压力,当然,这种选择也会得到支持者更加坚定的支持。内贾德选择了后者,选择了坚持自己的观点。

伊朗这么强硬,也是伊拉克泥潭的鼓舞。布什没有采纳与伊朗叙利亚接触来控制伊拉克局势,然后徐徐撤兵。而是与此相反,美国增兵伊拉克,采取了伊拉克新政,隔绝伊叙,增兵打击伊拉克境内的所有反美武装的作法,但伊拉克仍然是一团糟,并没有多少好转。这种情况下,多国宣布撤兵计划。尤其是铁杆英国宣布的撤兵计划,无疑是对着布什的心口捅了一刀。布什的伊拉克新政实在没有光明的前景。美国议员在此时提出撤消布什的战争授权,无疑是又撒上了一把盐。

伊朗要加大力度介入伊拉克局势,布什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不敢再去伊朗驻伊拉克的办事处随便捉人了。伊拉克局势与伊朗利害相关,美国处在左右为难的两难选择中,进也不是,退也不是。伊朗却从伊拉克泥潭中得到了能量。

伊朗这么强硬,也是没有战争威胁所致。伊朗强硬面对制裁,这也是六国的制裁措施没有军事行动的条款所致,上一次的没有军事行动的条款,这一次即使达成更加严厉的制裁措施,也很难包括军事行动条款。制裁又不是没经历过,从上世纪80年代持续至今,伊朗被制裁近三十年了,也没被制裁垮台。仅仅是制裁对一个长期遭受制裁的国家来说,根本就算不得什么。而美国或者以色列要采取单边的军事行动,所要遇到的国际阻力是相当大的,美国在东欧等地的反导等试探行动引起了俄的强烈反对,美国在东边的行动迫使中国轻快地亮了一下大杀器。美国对伊朗采取单边军事行动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了。

伊朗这么强硬,也是作为中东崛起的地区大国所使。伊朗的宿敌伊拉克被美国摆平了,美国陷入了伊拉克泥潭。伊朗抗起了中东的反美反以大旗,反对美国独霸和以色列的中东霸权,赢得了不少阿拉伯国家的尊敬,虽然还不至于出现大批阿拉伯国家跟随的局面,但不少阿拉伯国家私底下还是认可伊朗。连沙特这样的亲美国家也和伊朗周旋起来。伊朗要继续中东崛起的地区大国的旅程也只好继续强硬了。

至于说到伊朗将予以严厉回应,这个更多地应该看成是一种示强的放言而已。正如拉里贾尼所强调的,谈判是“我们应当选择的一条路”。通过谈判来政治外交解决是中俄欧选择的一条路,看起来这也是美国不能不选择的一条路。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