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方加强研究作战对手增强联合训练实战性

王朝家有宠物·作者佚名  2007-03-1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解放军东山岛两栖登陆实战演习

中新社北京一月十五日电 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张又侠少将指出,推进军事训练转变的重要标志,是增强训练考核评估的实战性,实施科学的作战能力评估,同时加强对作战对手作战思想、行动特点、武器装备技术战术性能等方面的研究。这也是加强信息化条件下联合训练需要解决的关键环节。

解放军总参谋部正在国防大学举办“全军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专题集训”,各大单位主管军事训练的领导对推进军事训练向信息化转变问题进行集中研讨交流。

推进军事训练转变,最基本的标志和最困难的问题之一是实现多军兵种联合训练。张又侠少将在接受记者访问时表示,当前需要高度关注和把握两个环节,一个是形成具备权威性的联合训练组织领导机制。首先应设立专职联合训练机构,在总部、战区两个层面成立专职联合训练组织领导机构,实现对联合训练的集中领导。其次应增强法规制度的权威性,建立和完善相关规章制度,保证具有足够的指令性、强制性、操作性,防止模棱两可,防止协而不作。再次是强调训练指挥联合作战的主要指挥员和机关,形成谁指挥联合作战,谁就要率先受训的机制。

张又侠进一步指出,解决能力评估问题,还必须具备四个基本前提:一是必须以对抗训练为基本形式,随时将战场上客观存在的、所有随机概率对部队行动的综合影响客观地反映出来;二是必须以“对抗数据源”为原始评估依据,保证评估的客观性;三是必须以对手的作战能力为基本参照系,以便对中国军队战斗力水平得出有价值的结论;四是必须建立没有任何直接利益关系的开放式的评估机制,依托对抗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得出比较客观的评估报告,以推进军事斗争准备各项工作的落实。在这方面,尤其要注意加快军事训练领域的数据工程建设步伐,实现作战能力评估的数据化;加快作战对手能力数据指标系统建设步伐,通过对作战对手作战思想、行动特点、武器装备技术战术性能等方面的量化研究,建立中国军队能力评估对比体系;加快开放式考核评估机制的建设步伐,在总部和战区范围内,建立由部队、院校、科研单位、训练基地联合组成的评估机构,努力实现能力评估的科学化、实战化。刘逢安 陶社兰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