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建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载人航天测控平台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总体室自主创新解决发展难题
新年伊始,一串串电波从首都北京飞向苍穹,为在太空运行的“神舟六号”飞船轨道舱注入数据。记者在这里了解到,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总体室10年来先后突破5项载人航天关键测控技术,建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载人航天测控平台,创造了中国载人航天测控“零失败”的骄人战绩。
该总体室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中的地位举足轻重:飞船上天后能否进入轨道、正常运转、安全返回,航天员能否准确无误地完成各项飞行操作……都需要该总体室制定各项预案,统一指挥调度各航天测控站和远在三大洋的航天测控船,实施精确的测量和控制。10年前,当这些重大课题摆在他们面前时,一无资料,二无经验,三无设施,他们面临着许多中国航天史上的空白。
难题重重,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至关重要。在中心党委的领导下,总体室科研人员创造性地把科研立项的方式运用到攻坚克难上,瞄准世界一流目标,制定了详细的攻关计划和实施方案,把各项难题分解为相应课题,指定专人负责研究论证和解决,并规定完成的时间节点,定期追踪问效,努力追求技术攻关与建设发展齐头并进。
这种发展方式在实践中发挥了很大作用。10年来,他们先后攻克了飞行控制自动化技术等5项载人航天关键测控技术,在中国航天领域首次实现对飞船的“透明控制”。同时,他们构建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天地一体化测控系统,探索出一整套严密的工程管理方法和飞控协同工作程序,制定了科学的训练计划和措施,增强了智能化自主控制能力,建成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载人航天测控平台。(解放军报/杨冰、赵波)
要攻击别人不妨先攻击自己:浅谈战争信息安全
近日,笔者看到这样一则报道:西方某国有关方面在一次代号为“合格接收器”的行动中,雇用35名“黑客”高手对重要预设网络发起“攻击”,以检验系统的安全性能。在4万多个戒备森严的网络目标中,“黑客”运用各种手段进行“攻击”,最终有36个点被攻陷。此次行动的策划者说:“只有多攻击自己,才能发现、弥补自身存在的缺陷和安全隐患。”
网络链接的多样性,终端分布的广泛性,使网络极易遭受“黑客”和间谍的攻击,或者感染计算机病毒,或者遭受硬件“后门”、软件“漏洞”等破坏,从而给信息安全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网络在提供快捷高效信息传输的同时,也给安全带来不少隐患。正如一些专家所言,从某种意义上说,加强信息安全研究,可能比网络建设本身更重要。
攻与防是一个共生共存体,任何一个方面都不能忽视。砺剑不可忘记铸盾。
当前,我军的信息化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网络安全是每个单位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但是,有些单位开发利用网络正面功能多,对存在的安全隐患重视不够。有的单位在汇报网络建设时讲成绩多,讲问题少,比如只讲有多少个建制单位实现了网络直通车,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网上办公、自动化系统升级,搞了多少场网上推演、电子对抗等,而对网络建设存在的信息安全问题却一笔带过甚至只字不提。
撇开这些成绩里有没有水分不说,这种倾向至少说明三个问题:一是个别单位领导只看到了信息化的优长,对存在的薄弱环节视而不见,缺乏网络安全意识;二是没有或很少尝过网络遭袭之苦,不知道网络遭袭之痛;三是重使用轻管理,认为网络信息安全纯属技术性问题,是技术人员的事,与自己关系不大。
未来战争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一场信息的博弈战,在增加网络攻击之剑“刚性”的同时,不要忘了一句至理名言——“对手是最好的老师”。我们不妨学学外军,攻击一下自己。因为只有经常攻击自己,才能从中发现和弥补缺陷、漏洞,从而构筑起更加坚固的网络“防火墙”,提高抗攻击、耐打击能力,为信息安全保驾护航。(作者:朱志伟、田世军 71811部队司令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