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报透露:中国出口战舰在国外被保养的非常好
“那是一次让人刻骨铭心的参观。”在北海舰队某作战支援舰支队采访,装备部长周俊祖谈起某友好国家一艘军舰来访时的经历,依然记忆犹新。
那是一艘与该支队某舰同型的出口姊妹舰,同样的配置、同样的下水时间,但外方的技术状态显然要胜出一截:“主机保养得像新的一样!”周俊祖感慨之余,极想了解其中的“秘诀”。出乎意料的是,外方的回答非常简单:“我们只是严格按照你们提供的保养手册做的。”周俊祖不信,他借来外方的保养手册仔细研读,发现这的确是我方的版本,只是人家研究得更细。他注意到,其中某电机“每天通电检试”一条还被划了一道红线!
每天通电检试!一个简单的环节让他震惊不已。不久前,他到某舰检查工作,发现该舰的油漆刷得很光洁,可仔细一看,舰员为了方便保养和美观,把一些铜质注油嘴刷平了。“反正也看不出来。”舰员们这样回答。
“自己制定的规定,我们有时却有章不循,这是最大的安全隐患。”周俊祖感慨地说:“细节决定成败,装备安全首先要从抓细微处入手。”
一场防微杜渐的装备整治活动由此展开:某船全船1000多个加油嘴、10000多个螺丝螺杆都有了明确的责任人;某船总结的“某型柴油机每3小时转动一次进油阀门”的经验,也被支队推广……一些条令有规定却没执行好的制度,被重新梳理成册,支队装备保养面貌焕然一新。
去年10月,某大型救生船返港途中,主机突然出现故障,恰好支队又接到了新的救援任务。在颠簸的海面上,官兵们组织力量边航行边抢修,准时准点赶到预定海域……
既要管装备,更要用装备,这已经成为支队各基层舰艇官兵的又一共识。某船拖缆电机修复后,船领导没有就此罢手,而是从分析教训入手,组织官兵对如何正确操纵、保养拖缆电机进行训练,使每一名战士对执掌装备的使用操作步骤了然于心。某远洋支援舰去年在出访美、加、菲两万海里征程中,装备超强度、超负荷使用,官兵们把漫长的航程变为加强训练、总结提高的过程,既圆满完成了出访任务,又锤炼了过硬的维修保养技术。
精心维护保养让老战舰青春常在。去年在全支队部分装备超期使用的情况下,舰艇在航率达到了90%,远远超过了大纲规定的要求。钱晓虎索德胜
沈阳军区某集团军一批重型主战装备驰骋冬训场
2006年12月21日,新疆军区高炮旅将部队拉进天山深处进行军事演练。据悉,该部队经常到周边各地陌生复杂环境进行生存训练,他们结合科技练兵,模拟未来战场环境,针对高炮部队的实际特点,快反应,谋打赢的课题演练,收效显著。中新社发阿丑摄
辽西古战场冰封雪裹。截至今天,沈阳军区某集团军在严寒恶劣天候、复杂电磁环境中的演练已进入第13天,一批重型主战装备驰骋冬训场,攻克了严寒条件下机动通信指挥、新老装备综合集成训练等多个作战、训练难题。
这个集团军针对以往冬训重型装备出动不多、制约部队严寒条件下作战能力生成的问题,此次演练重点把重型主战装备拉上冬训场,通过在严寒恶劣天候、复杂电磁环境中暴露问题,探求解决之道。演练重在求难设险:行军作战全部选取生疏地形,突出远距离、多道路条件的行军训练;全程置于复杂电磁环境中,锻炼部队冬季对重型装备的伪装防护等能力。
笔者在某旅看到,不到两天时间,旅里就对重型装备进行了8次野战定点与机动加油,13次派出抢修队、组。严寒条件下个别大型装备点火启动较慢,他们采取“间歇性”启动、加装保温装置等办法,及时破解了这一难题。
据了解,该集团军组织专人对遇到的问题进行记录,研究解决对策,探索出严寒条件下重型主战装备冰雪路上开进、隐蔽伪装等6个训练难题的解决办法,创新冬季战法13项,还获得了上百个防寒防冻技术数据。(解放军报/姜玉坤、解朋宇)
官方:中国装甲装备战场再生能力显著提高
新华网北京1月30日电(靳贤锋、孙彦新)一辆“红军”坦克被穿甲弹击中后,3名专家用自行研制的抢修设备进行紧急“救治”,使坦克又重新驰骋战场。装甲兵某研究所专家日前在某军区演习现场透露,实战演练验证表明,解放军已经实现对新型装甲装备信息化检测、战斗中保障、战场上抢修的新突破,装甲装备战场再生能力显著提高。
战场再生能力是提高装备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装甲兵某研究所通过数年攻关,摸索出了不同作战阶段的战损规律、车体不同部位的中弹概率、装备部件的毁伤系数,总结出装甲装备的毁伤机理和模式,制定出战时保障机构、战备器材储备和战场抢修方法及手段,并在网络仿真平台上模拟了整个机械化师在不同战斗阶段的战损实验。
据装甲兵某研究所高级工程师郑振忠介绍,为适应实战抢修要求,先后进行了5次大型的实战性抢修试验。他们研制的战场综合抢修车、轮式装甲工程车,机动性能强,抢修速度快;研发的掌上电脑综合评估系统,能通过网卡,把装备的损伤情况及时传输到指挥车上,让指挥部迅速做出抢修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