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到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前夕,历时4年。
我们国家发生了哪些变化?感受人人皆有,事实胜于雄辩。回眸本届人大的4年,我们的社会、我们的政府、我们的军队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种种变化。这些变化或大或小,有形无形,汇聚在一起,形成一股坚定而又强大的力量,推动着我们伟大的人民共和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途中不断向前。
立法:越来越集中民智、反映民情、体现民意
2006年3月2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劳动合同法草案全文向社会公布征求意见。在短短一个月时间里,有关方面共收到各地群众对这部法律草案的意见191849件。这一数字创下了全国人大立法史上的新纪录。物权法草案向社会公布后,40天里共征集到意见11543件;在修改个人所得税法时,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举行了历史上第一次立法听证会,直接听取公众和有关方面的意见……近年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扎实推进民主立法、科学立法的进程,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在成立之初就提出了“争取在本届任期内基本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立法工作目标和提高立法质量的工作重点。开门立法、民主立法和科学立法,使这一进程明显加快。
2004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宪法修正案,使现行宪法更加完善,成为体现时代特征、符合国情、与时俱进的宪法。从宪法及宪法相关法到民法商法,从行政法到经济法,从社会法到刑法……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立法工作的全面推进,为我国朝着基本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立法目标迈出坚实步伐。
“当前我国立法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向着民主立法的方向发展。”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朱景文说:“十届全国人大的立法工作越来越集中民智、反映民情、体现民意,人民群众成为推动我国法制发展的真正动力。”
经济:科学发展观取代以GDP为中心的发展观
2003年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里程碑,人均GDP跨上了1000美元的重要台阶。但“非典疫情蔓延,集中暴露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协调的问题。”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004年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
据统计,我国沿海12个省市占了全国GDP的60%。但是另一方面,我国的贫富差距几乎达到了国际公认的警戒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逐步扩大,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与沿海地区相比,内陆地区发展明显滞后。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的确使我国取得飞跃式的发展,但一些地方把“发展是硬道理”误解为“增长是硬道理”,一切工作安排、考核指标都是以GDP为中心,这种做法近年来已经日益显现其缺陷。人们对以GDP为中心的发展观进行深刻反思,开始从教训和实践中寻求新的发展观念——科学的发展观。
“十五”时期,环保指标是我国唯一没有完成的国民经济发展指标,“环保欠账”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温家宝总理明确提出,要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并重,在保护环境中求发展。无论是绿色GDP核算报告发布,还是政府绿色采购的推行,我国环保正由原来的“末端治理”转变到贯穿经济生活的全过程。
与单纯追求GDP增长不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一项更加艰巨的工作,涉及到政府职能的转变和全面推行依法行政、加强和改善政府宏观调控能力等诸多方面。我国的“十一五”之所以是“规划”而非传统的“计划”,一字之改,就是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很贴切的体现。
中国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不能因为追求经济的高增长而损伤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机理。用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首席经济学家汤敏的话说:“这就像一个人,不能为了眼前利益而搞垮身体。”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如今已经成为全国上下各行各业的共识和坚决行动。
政府: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
2004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正式实施。国务院有关部门取消和调整了1806项行政审批项目,各省份取消和调整了22000多项行政审批项目。有人将《行政许可法》的实施形容为一场政府的“自我革命”。同样,中国政府网自2006年1月1日正式运行后,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与水平,逐渐参与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之中,被网民誉为“24小时不下班的政府”。
我国政府的服务意识逐日增强。在诸如教育、医疗、社保等关系公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上,从2004年报告中“切实帮助”,到2005年“重视解决”,再到2006年的“抓紧解决”,直面广大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短短四字,细微变化,凸显政府改善民生的迫切心情。一路走来,政府正在把财力和精力更多地投入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领域。
不少政府部门出台了一系列便民利民措施。这些便民利民措施,大多围绕着百姓的衣食住行医展开,看似事小,对百姓生活的影响却非常大。婚检免了,结婚也不要单位开证明了;新生婴儿户籍可随父随母自愿选择了;考取驾照年龄上限放宽到70周岁;进口车上牌的核查时间缩短到48小时;京、沪等地居民可以按需申领护照……自由的概念愈多,限制的成分愈少;权利的保障愈加充分,人们的生活愈加便捷,政府职能正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
“三农”:破除农民不平等待遇,农业迎来艰难爬坡的春天
2004年3月7日,美联社记者安太德在采访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报道中写道:“继20年来推动城市发展并培养新一代全球化企业家后,中国领导人显示出重大的转变,将把精力和资源转向中国数亿农民。”
安太德写的没错。自2004年至2007年,中央连续4年下发的一号文件都是关于“三农”问题。延续了2600多年的农业税在2006年被全面取消。
国家投资重点第一次从城市转向农村。2006年的中央财政预算报告显示,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将达3397亿元,中央财政每支出的6.5元钱中,就有1元钱实实在在花在了农民的身上。
从“少取”、“不取”转向“多予”,标志着中央在“三农”发展理念上的新变化,预示着新农村建设一个新阶段的开始。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崔传义给部队官兵讲课时的话说:“中国农业又迎来了一个艰难爬坡的春天。”
城里人看待农民工的眼光也在悄然发生着改变。今年春节,全国许多城市的火车站都开设了农民工售票专柜,而东北某大学的学生们自编自演的反映农民工进城打工的现代舞甚至都上了央视的春晚。
具有历史意义的是,把“切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支付”写进了200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200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又明确写道:要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和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阶段上学困难问题,让每个孩子都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机会。
关注民生,以人为本。一亿多农民工命运的转变让我们这个社会变得越来越温暖。
军队:规模缩小,向建设信息化军队迈进
2003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宣布裁减军队员额20万,到2005年岁末任务完成,我军总员额降至230万。这次裁减军队员额,使我军从结构上更加适应信息化建设的要求。规模适度、结构合理、机构精干、指挥灵便的新型军队体制编制正在形成。
“军队规模缩小了,战斗力却越来越强。”这是来自基层的军队人大代表李光禄在去年人大会议上接受记者采访时发出的感慨。过去的4年,是人民解放军现代化建设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时期之一。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在此期间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建设目标向信息化整体转型,编制构成向质量效能型转变,军事训练向基地化、模拟化、网络化发展,人才培养向素质能力跃升,政治工作向提高战斗力聚焦,后勤保障迈向三军一体、军民兼容、平战结合,武器装备建设更加注重顶层设计。新使命、大联勤、联合军演、学习型军营……从以往参加全国人大会议的军队代表的发言和讨论中,我们似乎听到了人民军队铿锵前进的坚实脚步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