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解放军士兵巡逻途中用数字化设备监控边防线
前不久,云南省西双版纳军分区成功进行了一场“反偷渡”演练,局内人深知,这是他们从巡逻分队失踪事件中吸取经验教训的结果。
巡逻分队突然“失踪”
两年前,一支携带某型卫星定位仪、“动中通”等先进设备的巡逻分队踏着晨露出发。军分区自动化指挥控制大厅内,党委“一班人”神色凝重地注视着巨幅边防电子地图。丛林深处,巡逻分队在某巡逻区域突然“失踪”。
自动化指挥控制中心指挥参谋人员输入一条条密码指令,迅速启动卫星通信控制系统、边防管理网络系统、自动化指挥控制系统,转眼间,由一组组电子信息构造而成的“千里眼”、“顺风耳”迅速扑向绵延数百公里的边防线,遍地搜索这支巡逻分队。然而数小时过去了,巨幅屏幕上仍未发现他们的踪迹。
携带了卫星定位系统的巡逻分队缘何“失踪”?原来,这支分队的定位系统操作手在使用装备时因违反操作规程,输入错误信息,终端机启动密码保护系统自动关闭,断开了与卫星和指挥中心的链路。失去联络的巡逻分队在无法人工解码重启装备的情况下,不得不在热带丛林中摸索前进,其行踪在卫星网络系统中消失了。
“失踪”事出有因
巡逻分队“失踪”并非意外,是有其深层原因的。近年来,这个军分区为打造边防信息化,筹措数百万元资金,建起了集边境管控、指挥控制、远程支援、战备训练、网络政工等多功能于一体的边防信息网络。只要轻点鼠标,边境线上的风吹草动都可尽收眼底,首长决心就能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然而,由于新装备科技含量高,身价昂贵,程序复杂,官兵科技素质偏低,许多人不敢摸不敢碰,有的官兵巡逻依然背着电台,而不用远程通话系统;有的仍然用地图和指北针定位,而把卫星定位仪和手持终端机放一边……为保安全,宁可守着新装备不用,仍然使用沙盘、计算盘等手工作业,新装备一度成了聋子的耳朵——摆设。
巡逻分队“失踪”使官兵深刻地认识到:随着装备信息化、智能化的不断提高,边防官兵只有不断提高信息化素养,才能驾驭新装备,增强信息化条件下的管边控边能力和作战本领。
非常之举破“瓶颈”
没有信息化盼信息化,信息化悄然来临时,官兵却产生了莫名的恐慌。直面信息化变革浪潮,军分区党委决定主动出击,采取非常之举,盘活人才资源。
——加大资金投入,优化学习条件。投入专项资金修建军官训练中心,充实图书室、电子书库,帮助一线连队建起网络学习室,确保每个边防一线连队的官兵可以从网上下载资料,随时可以通过网络与各级远程联系求助事宜。
——利用社会资源,拓宽育才渠道。积极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军区自动化指挥站等10多所院校和单位建立人才培养协作机制,选送技术骨干到地方院校和科研单位学习深造。
——制订激励措施,激发学习动力。根据官兵的岗位特点,制订了一套官兵信息化素质考评标准,并将其纳入军分区《干部量化考评细则》和《士官考核实施细则》,把考评成绩作为干部晋职晋级、士兵考学、选取士官的硬指标。
这些超常措施,彻底扭转了信息化人才严重短缺的局面。目前,这个军分区官兵已实现计算机全员过级,军官和士兵都能熟练操作现有的信息化装备,自主开发研制了边防团装备系统、干部量化考评数据库、“动中通”通信设备等20余项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