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6月25日,美国陆军参谋长泰勒在美国新闻俱乐部讲述了如下这个自编的寓言:
某连拥有4名厨师和1名军士。厨师各有绝活,军士是一个优等兵,但却做不出可口的饭菜,连队士气低落。新来的连长发现:每天早晨,4名厨师都会给军士一长串菜单。到了市场,军士只好根据当日的伙食费,有选择地采购清单上的肉菜。回到连队,厨师没有一个完全满意的。结果,饭菜自然难合士兵口味。连长把军士和厨师召集到一起,说:“如果你们不能协调一致地工作,那只好留下一位,其余几位回家吧。”连长强调,军士必须按营养配餐,厨师必须按食谱做饭。很快,连队伙食有了改善,官兵士气大振。
泰勒的寓言,其实是对当时美军建设现状的写照: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十几年了,但美国朝野对如何建好美军争论不休,武装力量各部门间分歧更多。这引起包括泰勒将军在内的一批有识人士的担忧。泰勒自编寓言的寓意是,部门和军种之间应放弃各自狭隘的利益,齐心协力建设好美军。
部门本位主义的狭隘利益观念古来有之,只不过是表现形式及危害程度有别而已。历史经验证明,越是处于军事变革的重要时期,本位主义和部门利益的阻碍就越容易显现。变革意味着对传统的扬弃。要变革,必然会有阻力、有风险、有代价。变革体制涉及权力的重新调整,变革编制涉及利益的重新分配。而在权力和利益面前不得不左顾右盼甚至止步,则往往成为变革夭折的主要原因。当代西方军队军事变革的严重阻力之一,仍然是如何处理好权力与利益的分配问题。
回顾我军信息化建设走过的风雨历程,如果说,20世纪90年代前期,出现一些分立、单项的信息系统也许还可以归咎于技术水平等问题。但时至今日,大家对顶层设计、需求牵引、资源共享等信息化建设的原则要求已形成共识,一些单位仍在“明知故犯”着:“信息孤岛”现象依然普遍,重复开发建设、资源浪费等依然十分严重,一些与作战需求无关的项目依然在不遗余力地建设着……透过这些问题,反思我们在组织信息化建设方面的经验教训,诚如有专家指出的那样:本位主义的狭隘境界使他们相信,组织中的一个小组织的取胜,远比整个组织的目标更重要。
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时代要求,使得每一个兵种、每一个单位、每一个部门都成为利益攸关方,“一荣”必然“俱荣”、“一损”必然“俱损”。因而,大家对当前机构重叠、条块分割、政出多门、关系不顺等制约军事变革发展的“瓶颈”问题,谈起来往往都痛心疾首,可仍会出现这样一种倾向:搞改革人人赞同,但改变他人可以,一改到自己头上就难上加难。有些人总强调本单位、本部门的特殊性,总感到自己重要、人家次要,争人员、争编制、争经费,结果弄得自己很风光,全局却受到影响。
种种迹象表明,本位主义的部门利益已经构成了军队转型的重大障碍。然而,破除狭隘的部门利益却绝非易事。美军在越南战争中碰得头破血流后方猛然醒悟,继而通过一系列深层次改革和国防立法,从指挥体制、经费投向、人员使用等方面调整了军兵种的相互关系。此后,尽管军兵种间的利益争吵仍时有发生,但强调军兵种协调发展、强调联合行动基本上成为共识,从而为美军今天的“转型”提供了基础。
我军是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服从大局、听从指挥是由弱到强、战无不胜的法宝。解决新形势下前进道路上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必须继续发扬这一优良传统,进一步坚持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则性,坚持军队各级党组织的战斗性,坚持军队严格的组织性和纪律性,树立服从变革的大局意识,坚持个人利益服从军队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惟其如此,我军的信息化建设才能真正又好又快地发展。(解放军报张西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