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军区作战信息处理一体化极大提高战斗力
本报郑州3月8日电李光辉、特约记者张乡林报道:今天,济南军区某集团军坚持了7年的“军事理论研究小组”又聚在一起,重点围绕军事训练转变理论进行探索。
7年前,该集团军装备一批新装备,给部队训练作战带来了许多新课题。为了适应新装备训练的需要,集团军成立以探索军事理论为主旨的研究小组,围绕担负作战训练任务,开展不同层次、不同专业、不同兵种的军事训练理论研究活动,取得一批研究成果。在理论研究中,他们着眼部队转型的实际,探讨出按作战单元分组联训、“阶梯式”交叉训练、“实案化”合训等新的军事训练模式,使新装备在较短时间内成建制形成作战能力。
随着对未来信息化战争研究的深入,这个集团军领导深刻地认识到,要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掌握先进军事技术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创新军事理论和战法。为此,他们着眼未来信息化战争特点,围绕“如何实现现代多维战场的精确指挥控制”等问题开展研究,取得一批成果,推动建立了野战指挥信息化系统,实现了作战信息采集、传输、处理的一体化,有效地解决了作战兵力部署高度分散、信息情报传输等难题。
模拟未来战争虚拟战场空间,他们还积极借鉴和学习前沿军事理论,催生出一系列创新理论成果。在这些理论成果指导下,集团军运用信息化训练作战平台,探索数十种信息化条件下战法训法,解决了部队在推进训练转变中的一系列重点难点问题,加快军事训练转变步伐。
编后:
机械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向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转变是一个漫长复杂的过程,需要先进理论作指导。没有先进军事理论指导,就很难有训练实践的创新发展。在目前我军信息化程度普遍不高的情况下,军事理论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济南军区某集团军从提高入手,加强军事理论研究,探索出数十种新战法训法牵引训练实践,加速军事训练转变的步伐,不失为一个好做法。
沈阳军区演练暴风雪中发射导弹成功击中目标
8到9级大风伴着暴雪和巨浪,猛烈袭击渤海湾。正在渤海湾畔驻训的沈阳军区某团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指挥所里,党委“一班人”定下决心:借助天时练兵,研究探索在特大气象灾害条件下的防抗措施,检验野战指挥控制体系。
“参加了这么多次军事行动,还是第一次碰到这样恶劣的天气。”昨天下午,身着戎装、满身冰霜的沈阳军区某团团长刘建平这样告诉记者。从3月3日演练拉开帷幕,该团战术对抗演练已连续进行了好几个昼夜。
“方位××度,距离××米,目标向我接近……”“导弹发射!”10分钟过后,暴风骤雪中传来捷报:“导弹”命中目标!
3月4日,演练进入第二天,几十年来最强的一次暴风雪又突然袭来,大雪漫天飞舞,打得人眼睛难以睁开。与此同时,10到12级的狂风登陆渤海海区,驻训附近海域巨浪滔天,离官兵宿营地30米处,依稀可见一人多高的海浪。
天色渐暗,险情纷至沓来。官兵们所住的100多顶帐篷被风吹得“吱嘎”作响。突然,十多顶帐篷的支柱出现松动,摇晃加剧。团里立即启动应急救助预案,迅速组织力量施救。由于风力太大,炊事车无法展开生火做饭,官兵们只能靠野战食品和部队加工的熟食、面包充饥。
3月7日,风暴潮渐弱,团长刘建平坐在雪地上给记者算起这次演练取得的成果:官兵们斗严寒、趟冰河,在狂风、暴雪中摆兵布阵,先后完成了从单兵、单车到装步协同等战术演练;通过及时处置出现的指挥信号中断、指挥所断电等30余种情况,各战斗分队探索出定点保障与机动保障相结合等13种指挥控制手段、23种保障方法,收集到百余条有关风暴潮的资料。
3月7日,警报骤然响起。一声令下,部队冒着7到9级的大风,全员全装快速出动,向新的集结地域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