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s/load.gif)
1月下旬,上级下发的一份通报让第二炮兵某旅上下一片欢腾:历经3年磨砺,该旅终于如愿拿到了“军事训练一级单位”证书。全旅官兵在品尝胜利的喜悦之余,都忘不了为拿到这个资格证而奋斗的3次不平常经历。
3年前,一场近似实战的达标考核让大家记忆犹新:6名技术尖子在理论考核中不过关;一个“一级营”在快节奏的战场环境中迷失方向,误入“敌人”的包围圈……官兵信心百倍地走进考场,考试却砸了锅。
旅领导带头反思不足:未来战争形态变了,训法也要随之改变。第二年开训,旅里把开训动员大会搬到了演兵场,全员、全装接受“战场”洗礼。结果,指挥员信息化素质不高、官兵心理素质不过关等20多个问题浮出水面。
补短训练成为新年度的“开场戏”:旅领导带头学习高科技知识和信息化作战理论,自觉用实战思维思考战斗力建设;投资建成多功能心理训练场,将心理素质考核纳入重点考核内容;将实装操作的场地设置在野外或近似实战的环境中,专业操作考核一律结合实装演练和实弹发射进行……这年年底,该旅不仅圆满完成了上级赋予的跨区驻训任务,而且年度军事考核达到全优。
2005年底,旅党委做出了让人意想不到的决定:放弃参加“军事训练一级单位”的达标考核。不少人不理解,不上场怎么知道自己不行?但在后来的一次检验性合成演练中,部队暴露出战场应变能力不足、部分专业过弱等问题,让官兵们明白,确实还存在不少训练“短板”。
演练结束后,该旅连下了几剂“猛药”:加大实战化训练力度,要求所有训练都贴近实战进行;将小专业训练纳入重点,考核从严要求……
去年年底,旅领导主动请缨接受上级的达标考评,全旅官兵也都铆足了劲,要打一个漂漂亮亮的翻身仗。
这一次,虽然上级导调组在考核中“百般刁难”,但没能挡住他们的“满堂出彩”:理论考核,抽点人员全部达到优秀水平;在复杂“战场”环境下,各发射营独立作战,全部准确到达指定位置并展开战斗队形;随机抽点发射班,实装操作考核全优。他们顺利通过了“军事训练一级单位”的考核。
3次参评经历,让该旅在痛苦与喜悦中明白了一个道理:“战场”上拿到的资格证含金量最高。“军事训练一级单位”评定之后,旅领导又做出一项决定:把原定的庆功会变成揭短会,对照实战老老实实找不足。(解放军报 余文武余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