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女足内乱
和李飞宇流着眼泪并肩作战
球队里永远都是这样的,有反对自己的,就有支持自己的。比如我看见体坛周报的女足专业记者总是支持马良行,但是足球报专跑女足的记者就歌颂李飞宇,并且话里话外地暗示有人故意妖魔化李飞宇。经了解,体坛的记者曾在晚上去女足队员房间采访,被李飞宇赶走,因此足球报的记者可能认为此人在公报私仇。
有人的地方就有矛盾,与矛盾缠身的人接触要特别小心,看得出,马德兴的文章也是精心打磨出来的。老马是我特别尊重的记者,十年如一日,但是出没在中国足协的高层中间,马德也必须谨慎行之,有时甚至写一些内心很挣扎的文字。
是啊,我们谁有真正的独立性呢?
我们可以接受事情向糟糕的方向发展,因为作为普通百姓,我们实在没有能力改变什么,但是,我们心里必须要有是非,知道什么是错的,在心里默默地鄙视错的,尽自己最大努力与错误非暴力不合作。
我喜欢马良行的性格,能够沟通他就不会抱病出走,在我们这个环境,永远当顺民也不见得就能换来平安。喜欢马良行并不妨碍我佩服王海鸣的隐忍,但直到他都说,在这个体制下中国教练无法成功,直到他都向领导要权了,我就更加相信有人应该负责任了。随着我了解深入,我应该提醒一些记者采访一下裴恩才,这个在中国足球圈里面以“聪明”著称的教练“明智”地离开中国女足,同样有与马良行相似的原因。只是时间久远,我们忘了而已。
中国女足的水平是下降了,但是还没下降到输给冰岛的地步,人们的愤怒不是无厘头的,球迷和舆论并不都是心态失衡总是在不断寻找发泄物的盲众和愚民。我们的一些领导者应该安静下来,承认自己有些事情做错了。
今天的中国足协不是我当初工作过的中国足协了。如今的领导从一名曾入选过国家队的守门员,变成了以前省队的短跑运动员,冰球选手,守门员,教育学研究者,和一些北体大毕业的理论研究者,他们无一在从事的各自运动中拿到过全国冠军,更不会说世界冠军了,所在在向马良行们进行足球业务指导方面,本就应该具有很低的姿态。
令人困惑的是,在一股是领导了就可以指导一切的风气影响下,据报道,就连一些负责“队务”的足协干部,都可以不顾记者在旁边,就大声附和自己的领导-如果下半场坚持上半场的用人和打法,我们就不会输!教练怎么换的人!
这不是我在时候的中国足协了。如果当年国家队主教练戚务生听见这话,能找个人把他废了!所以,我常常听见一些领导动辄说这个教练那个教练水平低等等的话,自己感到十分奇怪,你有什么资格判定别人水平低呢?每个足协都有教练委员会,如果马元安、商瑞华、王海鸣等人说马良行水平低,这很正常,因为只有他们有资格这样说;如果女足的队员说马良行水平低,这也正常,因为人家是专业运动员;如果战绩证明不行,也可以说马良行水平低,可是马元安后,在中国女足教练里面,小马在男女足的成绩都是最好的,这个水平低是从何而来的呢?
当了领导,就可以在任何方面都领导别人,这不是很令人纳闷的事情吗?马良行离去后,队委会使用顺从的王海鸣,抓紧推行自己的用人思想、战术思想和训练安排,至少李飞宇的“23岁是女足队员的黄金年龄”的理论在这支平均23.1岁的女足队伍中得到贯彻,至少更大领导加强训练强度狠抓中场的理念得到了贯彻,但是,怎么样了呢,我们1:4输给冰岛。
所以,结束离婚后混乱的生活吧,让试验到此为止。我只是呼唤领导们的勇气,承认在教练方面,自己的带队能力并不会因为自己成了领导就水到渠成了。你们凭什么又忙着说蒂娜好,马良行去年还在德国1:0胜过她带的国家队;你们凭什么说瑞典主帅行,中国即使是在过去几年的滑坡中,又输过他们几场?!何况这两位女教练都分别带了自己的球队10年以上才出了成绩,你们以为她俩是魔术师吗,你们准备给她俩10年吗?
我们中国人民是富有同情心的,是老实的,是节哀顺变的,我们可以息事宁人地接受请外教的办法来缓解矛盾,接受这个讲政治胜于讲技术的决定,但是非自在人心!
孙雯是个很感性但也很低调的女孩子,王丽萍在退役之后更是谨慎小心,但她俩现在全都站了出来大声呼吁,为了什么?为了我们女足这个梦,因为女足曾经给了我们梦想,让我们相信中国人也可以踢好足球。也许这是个稍纵即逝的美丽,但我们还是想拼命抓住这个过去,你们那些聪明的,能别怪我们这样愚蠢吗?
飞宇的优势是足球理论研究,而中国足协一直缺少这样的人才,过去10年来,马德兴一直在做着类似的工作。长期在外奔波使得他很少能过上正常的家庭生活,心里一定也对家人有很多亏欠,即使当年我在足协时候都是如此。领导为什么不让他做自己更加擅长的工作,让他相对平静安稳一段时间呢?如果飞宇真的想做教练员,可以在今后应聘教练的岗位,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也许你真的可以开创新的天地。
但是,飞宇,我们这代人要一个什么样的中国?我们要一个尊重技术的中国,我们要一个行政人员不干涉技术人员的中国,我们要一个职责明确讲究秩序的中国,我们要一个领导不能领导一切的中国,我们要一个讲理性大于讲权力的中国!
这就是我掏心窝子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