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炮部队东风四十一洲际导弹揭密

王朝娱乐八卦·作者佚名  2007-03-2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解放军战略导弹部队于1966年7月1日在北京成立,总理周恩来命名为「第二炮兵」。1980年代中期第一代东风系列液体燃料导弹-东风-3(DF-3或CSS-2)、东风-4(DF-4或CSS-3)、东风-5(DF-5或CSS-4)陆续成军。随后开始研发固体燃料导弹,1988年东风-21(DF-21或CSS-5)中程导弹完成研发。东风-15(DF-15、CSS-6或M-9)、东风-11(DF-11、CSS-7或M-11)短程导弹分别于1991年与1992年完成研制。自此二炮部队配备短、中、长程洲际导弹,形成完整战术与战略导弹打击力量

东风四十一洲际导弹揭密

东风四十一洲际导弹

北约编号:CSS-10

结构:两级+小动能火箭

燃料:一级固体,二级液体

射程:14000公里

质量:80吨

弹头当量:10枚25万吨/12枚20万吨分导式热核弹头

制导:捷联惯性,弹载计算机,光纤陀螺,天文导航

圆周偏差率:<100公尺

平台:加固地井,公路机动,铁路机动

发射方式:热发射

服役时间:1994年

研制单位:航天部一院

生产单位:航天科技集团

打击对象:美国本土

根据80年代初提出的大规模毁灭性核报复,国防科委向航天部第一设计院下达了研制固体燃料多弹头洲际导弹的命令。

东风四十一于1984立项,工程编号204工程,目的是研制一种能够打击前美国本土任何一地区的固体燃料洲际导弹,用来代替东风五液体燃料洲际导弹。

东风四十一于1991年解决固然燃料问题,1994年进行首次高弹道试射成功定型,东风四十一研制工作历时十年。

东风四十一原计划参加1999年10月1日的阅兵,但是因为当时载车未能得到解决,所以被中央军委取消。

东风四十一同年又进行过计算机模拟的全程试射,打击美国本土目标,获得成功。

东风四十一洲际导弹是我国研制的一种先进的多弹头洲际导弹,固体燃料,两级结构。东风四十一能够携带十二枚分导式核弹头,最大射程超过一万四千公里。

东风四十一洲际导弹采用公路机动平台,铁路机动平台和加固地井发射三种方式部署,其中公路机动平台为陕西特种汽车制造厂生产的SX-4320重型牵引车,

集储存-运输-发射一体化三用拖车,导弹置于拖车的弹舱内,在运输状态下曾封闭状态,拖车装有两扇对折舱门,发射前舱门开启,导弹通过液压装置起竖发射。由于东风四十一弹体重量巨大,已经达到了公路机动平台所能承受的极限,所以放弃了较复杂的冷发射而采用热发射,与冷发射相比,热发射对导弹本身的固体火箭发动机的质量要求较高,但是节省了发射载车上的有限空间。严格地讲,东风四十一在设计上可以理解成东风三十一的放大,新技术的验证弹,是一种过渡产品,所以不会大量部署。

其他文章推荐:

外国军方最关注的中国7大秘密武器

出击!中国雷石-6制导炸弹背后的秘密

高丽影子-韩国第四代战机KFX探密

二炮部队东风四十一洲际导弹揭密

令西方琢磨不透的中国096战略导弹核潜艇

外媒认为中国发展航母是为体现大国心态和保护油路

实力大跃升解放军将采购400架枭龙战机

外媒:中国崛起的军事实力战略意图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