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十一月二十一日电 (记者尹丹丹) 利用水稻脱下的稻壳以及生物工程技术,中国的生化专家研究开发出一种绿色环保型金属表面防腐蚀材料“生物植酸及其盐类”,在各项技术指标上均超过了常用的传统防腐蚀处理材料磷酸盐。
此间业界认为,这一新产品标志着中国利用生物化工技术在防腐蚀应用技术领域的重大突破。中国化工防腐蚀技术协会今天为此举行了新闻发布会。
该产品的研制与开发者是北京螯力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专家赵家文。他利用从稻壳中提取的植酸和生物工程技术制成生物植酸及其盐类,它们可在金属表面形成转化膜层进而达到防腐蚀目的。经权威技术部门测定,该类产品所形成的转化膜层,在耐蚀性能上超过了采用磷酸盐生成的磷化膜。
据介绍,生物植酸盐是中国在防腐蚀领域首次采用生物工程技术合成的绿色环保产品。目前,世界上只有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将类似技术应用于电镀行业,而在金属表面防腐蚀处理方面的应用则尚处于研究阶段。
生物植酸盐可应用于国民经济中的多个领域,如汽车、家电、造船、桥梁、石油天然气管道、食品、化工、建筑等。更为重要的是,与会产生磷、铬等废液造成污染的磷化处理相比,使用这种新材料可减少防腐蚀工艺过程中“三废”(废气、废水、废渣)的排放。(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