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科学家研制埃博拉疫苗获重要进展

王朝科普·作者佚名  2007-03-2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美国科学家研制出一种疫苗,成功地使短尾猕猴对埃博拉病毒产生了免疫力,为抵御这种致命病毒带来新的希望。

美国科学家研制出一种疫苗,成功地使短尾猕猴对埃博拉病毒产生了免疫力,为抵御这种致命病毒带来新的希望。

美国国家卫生研究所的加里·纳贝尔等人在30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上报告说,他们给4只短尾猕猴接种了这种疫苗,然后再给它们注射埃博拉病毒中毒性最强的一种菌株。结果发现,4只猴子经过了6个月都安然无恙,其中有3只体内根本没有表现出病毒繁殖的迹象。而未接种疫苗的猴子都在感染病毒后4至7天内死亡。

新疫苗是通过如下的方法研制成功的:先用编码埃博拉病毒蛋白质的DNA(脱氧核糖核酸)使动物产生免疫力,然后使动物感染一种毒性较弱、对健康没有严重危害的病毒;这种病毒经过基因改造能够产生埃博拉病毒蛋白质,进一步刺激机体产生更强烈的免疫反应。研究人员先用豚鼠进行了试验,取得成功之后才给短尾猕猴试用,目前正计划进行疫苗的人体试验。

埃博拉病毒是一种罕见的致命病毒,于1976年在扎伊尔和苏丹首次被发现,迄今已有约800人因此丧命。该病毒可通过感染者的血液、体液、精液及各种器官迅速传播。患者最初的症状是突然发烧、头痛和肌肉痛,随后是呕吐、腹泻和肾功能障碍,最后是体内外大出血。这种病毒的感染者有可能在24小时内死亡,其死亡率高达50%到90%。

由于病情发展太快,要靠机体天然产生的免疫反应来杀灭埃博拉病毒几乎是不可能的。由于人类目前尚不清楚埃博拉病毒的来源,也没有研究出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研制疫苗就至关重要。此前科学家曾经研制出适用于啮齿类动物的疫苗,但此类疫苗对灵长目动物无效。美国科学家研制出的新疫苗成功地使猴子产生了免疫力,可以说是一个重要进展。不过专家指出,该疫苗是否适用于人类尚待检验,现在不宜乐观太早。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