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东京大学教授十仓好纪等科学家最近证实,原子核周围有“轨道波”存在,其形状因原子和晶体不同而有差异,从而决定了物质的导电性和磁性。
据《日刊工业新闻》报道,十仓教授等科学家是用光散射法对镧锰氧化物晶体进行观测时发现“轨道波”的。镧锰氧化物能产生巨大磁阻效应,其原子核周围的电子云在受到光的照射时形状会发生变化,频率可高达100万亿赫,呈现“波”的形式。
之前,科学家已经从理论上推测到可能存在这种“轨道波”,但一直无法观测到它。十仓等人的有关论文刊登在近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上。
“轨道波”是固体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对它进行控制有可能会迅速改变物质的电磁性,从而制造出万亿赫级的超高速开关等元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