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报讯(记者汪敏华)2000年度上海科技进步奖日前揭晓,266项科技成果榜上有名。今天,市委、市府将隆重召开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表彰辛勤耕耘获奖成果的1463名园丁和430家单位。
荣获上海科技进步奖的266项成果中,一等奖10项,二等奖81项,三等奖175项。它们均是历经各部门推荐申报、专家评审、向社会公布征求意见、专家复审,再经奖励委员会终
审批准后产生的。纵观获奖成果,属于支柱产业和高科技产业的项目占45.1%,国家、市和部委下达的重大科技攻关和工程项目占62.4%,以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研究为主的应用开发研究项目占22.2%。这些项目中,六成以上是直接为国民经济服务的科技开发研究项目。如获得一等奖的“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计算机信息系统”,是个以工商行政管理业务为主线,以企业、社会公众和政府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开放型综合信息网络系统,具有易扩展、易移植、易适应、易使用和安全可靠等特点。它的建成,标志着上海工商行政信息化与电子化建设位居全国前列,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获奖成果中,原创性成果显著增多,显示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近年来,上海瞄准国际科学前沿,加大基础研究投入,诞生了一批在国际上共认的有影响的自然科学发现,一等奖中自然科学类成果占五分之二,为历年之最。266项获奖成果中74%具有原创性,比1999年增加了47个百分点。其中创新性达国际首创水平的36项,而1999年仅3项;国内首创的有161项,而1999年为84项。如中科院上海分院完成的“氨基酰-tRNA合成酶及其与相关tRNA的相互作用”项目,从酶的纯化、基因克隆和高表达、基因定点突变等方面,全面、系统地进行研究,许多发现都是国际首创,使我国该领域的研究在世界上占了一席之地。据悉,获奖成果中32项已取得发明专利或已申请了发明专利,拥有其它专利或版权的达41项,比1999年增长43个百分点。
从获奖人员名单中可以看到,中青年科技人员日渐成为上海技术创新的顶梁柱。获奖成果主要完成人员中,45岁以下的中青年科技人员达767名,占获奖人员总数52.4%;其中为第一完成人的有83人,占第一完成人总数的31.2%。
在获奖项目中,产学研结合的项目达98项,占37%,比1999年增加9个百分点;获奖项目新增利税32.3亿元,比1999年的228亿元增长了42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