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软土基处理技术获突破

王朝科普·作者佚名  2007-03-2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3月中旬,一则来自北京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的消息,使正在某国防建设工地施工的南京空军某工程兵总队官兵们振奋不已,浸透着该部高级工程师李学志及课题组成员心血的“软土基处理技术研究”项目获2000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5年前,中央军委将某新机场建设任务交给了南京空军某工程总队,开工不久,官兵们就遇到了淤泥质软土地基处理的技术难题。勘查报告显示,全场区从表层到地下7米左右均分布有淤泥质软土。鉴于建机场时间紧,要求高,经费控制严格,要圆满完成建设一流机场的任务,首先就要高速优质价廉地攻克软土基处理这一技术难关。他们通过国际互联网查询,目前国内外软土基处理各种方法均没有能够满足他们的要求。

面对这一技术难题,李学志和课题组先后与上海、北京、南京等地军内外6所院校合作,聘请了15位专家教授,对目前国内外常用的强夯法、堆载预压法、排水固结法、土工格栅法等方法进行归纳整理,取其优点,弃其不足,从理论上进行分析,在试验中筛选。为确保第一手资料,他们夜以继日地奋战在工地上,前后进行了4次大规模的试验。虽然一个个方案都被否决,但不服输的课题组成员,从失败的教训中对近千组数据重新计算论证,紧紧抓住软土基处理必须解决的排水和动载预压排水固结法处理软土地基这一崭新的工艺技术。

动载预压排水固结法包括完整系统的排水体系,“先轻后重,少击多遍”的动荷载加工工艺、因时因地调整施工参数的信息化数学模型以及完整的软土基加固理论体系。与目前国内外常用的软土基处理方法相比,在工程造价、施工时间上节省15%—60%,在工程质量上提高了约1个数量级。李学志和课题组不仅使用该技术圆满完成了机场建设任务,还把它推广应用到淤泥质软土地质的办公楼、住宅楼建设中,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国内专家认为,该方法技术路线正确,软基处理方案适合我国国情;处理技术先进,确保了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效益显著;研究成果的深度、系统性与实用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陈汉忠 陈益源)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