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史学界誉为“中国原始第一村”的安徽省蒙城县尉迟寺遗址今天拉开了第二阶段发掘的序幕。这是一九九四年之后对该遗址进行的首次大规模发掘。
蒙城境内的尉迟寺遗址是中国目前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原始社会新石器晚期聚落遗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从一九八九年至一九九四年先后对其进行了八次大规模发掘,揭露面积约七千多平方米(仅占整个遗址的二十分之一),清理出红烧土房基十二排(组)共四十一间、墓葬二百一十七座,以及灰坑、祭祀坑、兽坑、活动广场等遗址,出土了陶器、石器、骨器等文物近万件。
据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王吉怀研究员介绍,第二阶段的遗址发掘历时六个季度,将根据需要解决的学术问题,有目的地选择发掘位置,把大规模发掘与小规模发掘相结合,并穿插进行详细的钻探,力争通过第二阶段发掘获得聚落遗存的完整资料,以推进聚落考古学的深入研究。
据悉,在进行第二阶段发掘的同时,蒙城将修建尉迟寺遗址博物馆,向人们展示这一珍贵的文化遗迹,并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