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模仿动物的变色机制开发调光材料

王朝科普·作者佚名  2007-03-2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日本富士施乐公司模仿乌贼等动物的变色机制,开发成功调光材料,制成“智能玻璃”等产品。

据该公司发表的研究报告说,乌贼和章鱼等头足纲动物之所以会改变体色,是因为它们的皮肤里有色素细胞,其结构是色素袋上长着许多辐射状的肌纤维。当肌纤维伸缩时,色素袋的断面面积就会扩张或紧缩,大小相差数倍到数十倍。

这家公司分析并且模仿了这种色素细胞的变色机制:把高浓度的颜料包裹在一种高分子凝胶体微粒中,当它们受到热、光、电、离子和酸碱度的浓度以及化学物质等的刺激时,就会作出反应,改变体积,也就是改变了断面面积。这种材料被置于透明物质的夹层之中,就会发挥调光作用。

该公司使用这一技术开发出一种“智能玻璃”,能够感知温度的变化:常温状态下,光线通过;温度升高时,包裹着颜料的高分子凝胶体体积膨胀大约30倍,遂遮住阳光,降低温度。把它应用在建筑物上,可发挥空调器的作用,冬暖夏凉,并收到节能效果。

此外,这一技术还能用来制造调光元件、显示元件和传感器等。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