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公布“爱神 ”小行星探测结果

王朝科普·作者佚名  2007-03-2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2001年2月初,美国宇航局发射的“近地小行星约会”无人探测器在第433号小行星“爱神”表面降落。美国科学家们在最新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上详细介绍了他们对探测器降落期间发回的数据的分析结果。

“爱神”小行星形状像一个长条形的土豆,长约34公里,直径13公里,是已知的近地小天体中体积第二大的,引力仅为地球表面引力的0.06%。“近地小行星约会”探测器在环绕“爱神”小行星的轨道上进行了约一年的考察之后,于今年2月12日在地面控制人员的操纵下缓缓下降,同时拍摄照片。

新的探测结果表明,“爱神”小行星的表面有大量沉降物,与人们原先想象的不同。此前认为,由于小行星表面引力很小,陨石撞击小行星掀起的尘埃和岩石碎片很容易逃逸,从而使小行星表面很光滑。但事实上,探测器降落地点附近落有许多抛射出的岩石,而且陨石坑底部相当平整,就像淤泥沉积在池塘底部一样。据认为,这是表层土壤中的微粒受阳光作用而电离、脱离地表后又重新沉降的结果。假如确实如此,小行星表面就应有大量带电的微尘,可能干扰着陆探测器的工作。今后的小行星探测计划势必要据此加以修正。

根据“爱神”小行星的形状和地表特征,可以模拟它受到陨石撞击之后物质抛射和沉积的情况,进而推断小行星内部结构。它还将有助于研究微粒和粉尘在微弱引力作用下的运动特征,对农业、医药、采矿和化工工业有借鉴价值。此外,深入了解小行星等近地天体的特征,可以更好地判断它们的轨道会在陨石撞击的影响下发生何种变化。(王艳红)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