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科学家首穿可可西里 石油是科考焦点之一

王朝科普·作者佚名  2007-03-2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北京娱乐信报

由科学家、新闻记者及后勤保障人员等50多人组成的中国科学院可可西里科学考察队,20日从拉萨出发奔赴可可西里无人区,进行为期一个半月的科学考察,并完成人类首次穿越可可西里核心地带的壮举。

科考队从西藏拉萨出发,途经双湖、普若岗日、岗扎日、可可西里湖、鲸鱼湖、茫崖,最后抵达青海格尔木。

高原是否“边走边长”

“青藏高原是在继续隆升,还是已经开始下降?”目前科学界仍然存在争论。

科考队中惟一的女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孔屏,将运用核物理的手段,通过分析取样岩石中宇宙成因核素的多少,破解隆升还是下降的难题。

可可西里有无石油

能源、矿藏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可可西里到底有没有石油和金、铜等矿藏,成为本次科考的“焦点”之一。

“过去可可西里的外围科考曾经发现有的地方地表、岩石缝隙里有沥青和原油渗出来。这里存在大型油气田的可能性很大。”队长丁林介绍,根据以往的考察结论和卫星遥感数据分析,可可西里地质构造十分适合油气田的形成,可能蕴藏潜力巨大的油气资源。但是只凭穿越可可西里的一次科考活动不太可能探明一个大型油田,还需要长时间的分析评估。

藏羚羊种群究竟怎样

藏羚羊种群到底是壮大了还是濒于灭绝?就此问题,记者采访了科考队员、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苏建平。他表示,目前盗猎藏羚羊的情况依然屡有发生,但比起几年前遭到大量猎杀的情况已有了明显好转。但在没有实地调查之前不便作出猜测和假设。

【面临挑战】

穿越核心地带 面对三大艰险

考察队将面临由恶劣自然环境产生的三大艰险情况:

行路难。科考队队长丁林透露,交通问题是摆在科考队面前的首要问题。

天有不测风云。科考队队长丁林说:“核心地区的区域性小气候非常多变,会增加科考的难度。”

高山缺氧。可可西里核心地带平均海拔5000多米,高山缺氧导致发生高原疾病也是主要风险之一。

-新闻背景

可可西里位于青藏高原西北部,夹在唐古拉山和昆仑山之间。西部与西藏自治区毗邻,西北角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相连。那里气候寒冷,常年大风,年平均气温在零下4摄氏度以下,最冷温度可达零下40摄氏度。由于海拔较高,气压偏低,氧气稀薄,只有低海拔地区的一半,可可西里被喻为“人类的生命禁区”。据新华社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