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科学家要蒸发小行星 3年耗资30万英镑

王朝科普·作者佚名  2007-03-2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作为21世纪威胁人类生存的20大危险之首,行星撞击地球问题已成为世界天文学研究的重中之重。英国《卫报》28日最新消息称,英国专家将在未来3年里耗资30万英镑(约420万元人民币),利用电脑模拟研究改变撞向地球的小行星轨道的可行性。该研究在未来几年内将会采用科学家建议的方法,比如利用放置在外太空的多块巨型反射镜,蒸发部分小行星;或者采用较暴力的方法,发射火箭撞碎小行星等。

继美国宇航局的“深度撞击”宇宙飞船在2005年7月4日成功撞击名为“坦普1”的彗星后,英国科学家现在宣布利用电脑模拟研究改变撞向地球的小行星轨道。

来自美国格拉斯哥大学专家赖迪斯认为,“动力方法”与“低推进方法”两种方法可改变小行星的轨道。所谓“动力方法”是要瞬间改变小行星的内部性质,例如向小行星发射核弹头;而“低推进方法”则是在星体表面覆盖一些物料,从而令小行星表面变热或变冷,改变其物理性质。不过,有科学家表示,无论用哪一种方法,都只会轻微改变小行星的轨道,不过小小调整,将可在未来大大改变小行星的轨道。

有科学家指出,虽然目前美国宇航局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探测到有任何小行星会撞向地球,但有记录显示曾有大型外太空物体撞击地球,因此必须预计任何潜在的大规模灾难。“虽然这个危机很小,但若一旦发生,后果会十分严重。”科学家称。编写/竞报记者 张华念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