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上午,国际热核反应堆(ITER)部长级会议在莫斯科举行,中国、俄罗斯、欧盟、日本、美国和韩国6个ITER计划谈判参与国再次讨论了ITER场址问题。由于欧盟和日本在场址问题上的争执,ITER场址一直未能确定下来,经过1年多的谈判,今天6个计划参与国最终达成了一致意见,确定法国的卡达拉什为ITER计划场址,并签署了联合宣言。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部长徐冠华率领中国代表团参加了会谈,并做了重要发言。
徐冠华在发言中指出,今天是人类探索聚变能开发的一个历史性时刻,中国非常高兴地看到,在ITER谈判各方的积极推动下,经过欧盟、日本和其他各方的努力,最终在ITER场址问题上取得了一致意见。这是ITER计划谈判的重要成果,为ITER计划的早日启动迈出了重要一步!
按计划,ITER将于2006年开始建造,建设期限大约10年,耗资约46亿美元,是继国际空间站项目之后最大的国际科学合作项目。
会后,徐冠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中国是能源短缺的国家,重视未来能源的发展,特别是清洁能源的科学研究与开发。新能源的开发对中国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聚变能具有资源无穷尽性、环境可接受性和经济竞争性,聚变能是目前认识到的可以最终解决人类能源和环境问题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ITER计划是人类实现安全、高效、洁净的聚变能梦想进程中重要的一步。
徐冠华认为,ITER应成为关心聚变研究的各国通过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调合作共同解决世界能源问题、环境问题和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多边合作项目。
在谈到中国参与ITER的意义时,徐冠华指出,ITER是国际上重大的多边科技合作计划,该研究计划本身将不仅仅促进在开发聚变能方面的国际合作,而且在它的研究过程中涉及重大的科学与技术问题,中国参与大型国际科技合作有助于提高中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同时,为中国、为人类科学技术进步做出贡献。现在,ITER场址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中国愿意与其他各国一道,积极推动ITER谈判进程,争取早日就各个谈判专题达成一致意见,为尽早启动ITER计划做好充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