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东京11月30日电(记者何德功)日本科学家最近通过动物实验发现,通过抑制一种酶的作用,可以使变薄的血管壁得到修复,从而使大动脉瘤缩小。
大动脉血管壁的薄弱处可能被高速流动的血液撕破,血液进入血管夹层形成膨胀的大动脉瘤。这种瘤有破裂危险,可能导致严重后果。据《读卖新闻》报道,大动脉瘤患者大多数是吸烟者和老年人,在日本国内每年有5万名患者,其中约1万人需要做手术,移植人造血管。
血管壁之所以变薄,是因为免疫巨噬细胞分泌的分解酶导致构成血管壁的胶原质等物质过量分解。日本山口大学医学部松崎益德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把目光集中到一种叫JNK的分解酶上,它通常仅在细胞受伤等情况下发挥作用。研究小组发现,这种酶在产生大动脉瘤的血管壁上也发挥作用。
研究人员把一种抑制JNK酶的药物注射到实验鼠身上,结果发现分解酶含量减少,胶原质过量分解的情况得到控制,血管壁也得到修复,膨胀起来的血管恢复到原先的状态。
研究人员认为,JNK酶还担负着其他各种功能,如果采用普通方式将抑制该酶的药物注射到患者体内,可能会引起副作用。他们下一步的课题就是寻找把药物输送到患处的更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