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发现植物也会产生温室气体甲烷

王朝科普·作者佚名  2007-03-2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新华社伦敦1月12日电(记者曹丽君)德国科学家在12日出版的最新一期《自然》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发现植物也能产生温室气体甲烷,并称这一发现有助于认识全球变暖与温室气体之间的关系。

甲烷是大气中浓度仅次于二氧化碳的温室气体。过去150年间,大气中甲烷的水平几乎增加了两倍。每年,城市垃圾、煤矿、碳泥沼等会产生6亿吨甲烷,此前科学家认为植物只有在缺氧的情况下才会产生甲烷。

但是,德国核物理研究所的科学家经过试验发现,植物和落叶都产生甲烷,而生成量随着温度和日照的增强而增加。另外,植物产生的甲烷是腐烂植物的10到100倍。他们经过估算认为,植物每年产生的甲烷占到世界甲烷生成量的10%到30%。

科学家说,这一发现对理解全球变暖和温室气体之间的关系有帮助,而且还可以为发达国家执行《京都议定书》的规定提供参考。

专家指出,这项研究解释了卫星拍摄到的热带雨林上方有大量甲烷的奇怪现象,但同时也提出了一些疑问,比如,如此大的甲烷产生源此前为何被人忽略,植物如何产生甲烷等。(完)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