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发生的黄禹锡造假事件,给韩国科学界乃至全国带来巨大冲击和震撼。事件暴露出韩国在科研领域存在的三大隐患:一、社会浮躁,急功近利。韩国自创造“汉江奇迹”以来,全国弥漫着“力争世界第一的快马加鞭的突击”气氛,只要能出“成果”,不究真假,均被视为“英雄”。二、科研体制存在缺陷、政府监管不力。长久以来,在热衷于追求专利和论文数量的同时,忽略了真实性和质量。尽管政府设有科研成果检验、评估机构,但基本形同虚设。黄禹锡发表的一系列造假“论文”,有关部门竟一次也没有进行认真核验。三、争名夺利,寻找靠山。黄禹锡论文发表时,署名竟达15人之多,总统府信息科技助理官朴基荣居然也堂而皇之地成为作者之一。韩国舆论认为,这是黄禹锡寻找靠山,非法获取巨额科研经费的直接证据。
尽管造假事件对韩国科研体系的名誉造成损害,却无法否定韩国自上世纪60年代提出“科技立国”战略口号以来,在科研开发方面取得的成绩。事实上,历经数十载,“科技立国”观念早已渗透韩国全社会,国家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已成共识,崇尚科学技术蔚然成风。
为落实“科技立国”发展战略,韩国曾推出一系列适应时代发展的科技政策:一、引导创新体系由政府导向转为以民间企业科技创新为主;提高国家研究开发投资的效率;研究开发体系从国内向国际网络发展;迎接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的挑战。二、强化科技管理,把政府科技处升格为科技部,由副总理兼任科技部长官;建立由总统亲任委员长的“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负责科技长远发展规划的制订和政策评价等。为推进改革,根据“政府资助研究机构经营革新方案”,把34家政府资助的科研院所从所属政府主管部门中分离出来,按不同领域分别建立基础科学研究会、产业应用研究会等,由“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统一管理和监督。三、确定以加强国际竞争力和为未来产业发展奠定基础的科研重点,向信息、生物和纳米技术以及环保等领域大幅倾斜。四、促进基础科学研究,重视人才培养,进一步增加对高等院校的研发投资;在国内培养博士级高级技术人才的同时,向先进国家派遣博士后等。
为激励科技精英,韩国政府设立了诸多奖项,其中主要有:国家最佳科学家评选委员会颁发的“最佳科学家”奖。获得这一称号的科学家可获得政府30亿韩元(约合300万美元)的科研经费;由韩国科技部颁发的被誉为“国内科学界诺贝尔奖”的“韩国科学奖”、总统颁发的“总统奖”以及“韩国科技大奖”、“青年科学奖”和“蒋英实奖”等,其中“蒋英实奖”以韩国历史上的著名科学家蒋英实命名,每年设立52个荣誉奖项,不设奖金。
今年1月5日,第十届“韩国科学奖”在首尔举行颁奖仪式,首尔大学数理科学部姜锡振、延世大学化学系金东浩、浦项工大生命科学系南兴吉等4人获奖,每人获得5000万韩元奖金。他们分别在现代数学、超导体、人工生理活性分子以及植物生命科学领域取得重要成果。首尔大学电脑系教授权永雨等3人分别在电子、光学、环境等领域有创新建树,获第九届“青年科学奖”,每人获3000万韩元奖金,连续颁发5年。韩国教育部和学术振兴基金会则于1月13日选拔出首尔大学物理系教授金镇义等国内11名顶尖科学家,作为国家科学界重点培养对象,鼓励他们以最新科研成果,向诺贝尔奖发起冲击。
韩国把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视为国家生存之本。国家现行研究所分为三类:公立研究所、民间研究所和大学研究所。其中,民间研究所居主导地位,而民间研究所又以企业研究所为主体。主要从事本行业的研发,成果直接转化成生产力。如三星电子研究所,去年仅在美国申请的产品专利就达1641件,居世界第五位。
位于大田市附近的“大德科学城”是韩国1974年兴建的集研发、学术、产业化于一体的科技创新城。目前,科学城里不仅有40多家政府、民间研发机构,而且设有专门培养高级研发人才的“韩国科学技术院”。韩国从1993年开始实施科研成果转让新措施,规定成果接受方只需支付成果开发费用的50%,另外50%由政府支付。这一措施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科技人员推广科研成果的积极性,加快了成果转化的速度。据报道,韩国目前投入科技研发的费用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6%,在电子、通信、纳米技术等领域的科研水平已进入世界前列,国家整体科学竞争力居世界第十五位。
黄禹锡事件后,韩国科技界痛定思痛,决心举一反三,认真汲取教训,使科研创新重归健康发展道路。
人民日报首尔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