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祥:雄性,2001年8月25日,出生于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2003年7月8日,两岁的雄性大熊猫祥祥背负着人们的重托,作为全球第一只“野外求生”的大熊猫,“独自一人”被放到一个2万多平方米的圈养场,迈出了大熊猫从人工圈养到回归自然的第一步。2004年9月15日,祥祥进入二十多万平米的二期中型培训圈。祥祥有了很大的变化,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期待。它有了极强的生存适应能力,渐渐摆脱了对人的依赖,对人敏感,警觉性很高,有了领地意识和自卫行为。
新华网成都2月21日电 (万金龙) 全球第一只接受野化训练并将放归野外的大熊猫祥祥目前正在卧龙自己的“领地”里独立生活,不许他人介入。
祥祥接受野化训练前,是被研究员刘斌一手带大的。刘斌说:“2001年8月出生于卧龙的祥祥是一只人工繁殖大熊猫,但现在的祥祥,完全变了!”
祥祥的“领地”是从卧龙原始森林圈出的一片面积达2万多平方米的“大熊猫野化圈养场”,祥祥已在这里占山为“王”,独自求生了两年多。
刘斌指着远处一只若隐若现的大熊猫说:“那就是祥祥。”只见祥祥正在一片竹林里,折断一根鲜竹,卧下,津津有味地大口咀嚼竹子。祥祥与人工圈养的大熊猫比起来,毛质特别新鲜,黑白纯洁格外分明。
刘斌介绍说,祥祥野化前仅有20多公斤,现已长到100多公斤,跑起来特别快,还喜欢爬到十几米高的树丫上打瞌睡,“强壮着哩!”
记者的到来引起了祥祥的警觉,它抬起头来,迅速发现了30多米外的一群不速之客。它大声喘着粗气,显得很生气。现场一记者端起相机对它“咔嚓咔嚓”地拍照,祥祥突然飞快扑过来。“快跑!它会伤人的!”刘斌大喊,哪料,愤怒的祥祥竟忘记了曾把自己养大的刘斌并向他发起攻击,将“恩人”扑倒在地并咬伤他的手,刘斌好不容易才逃离了祥祥的“地盘”。
刘斌说,现在祥祥的警觉性变得非常高,“领地意识”特别强,一有风吹草动,它就会马上机警地看看四周,遇到“强敌”它会迅速爬树逃生。现在祥祥已到了发情期,容易暴躁和伤人。
据了解,祥祥的“野化”进程远远超出人们的期待,它不仅有了极强的生存适应能力,而且渐渐摆脱了对人的依赖。它常常兴奋地在树上爬上爬下,或在地上滚来滚去。
据刘斌介绍,祥祥放养之初,由于年纪幼小,自身免疫弱,它身上曾经长满草虱等寄生虫,又没有自己的觅食行为,其野化训练一度陷入困境。
随着祥祥多次挨饿后,它不得不渐渐学会了自食其力。在一次考察行动中,研究人员听到了祥祥掰竹笋的声音,然后它开始津津有味地嚼着。此后祥祥的采食能力突飞猛进,它还找到很多窍门,还知道什么季节该吃什么竹子,冬末春初吃嫩竹,夏天要吃些竹竿,它都能够在宽阔的领地里分区域“采食”。一年半后,祥祥进入野生状态。
“这个时期,我们还发现了祥祥给自己做的小窝,它真是太棒了!”刘斌喜滋滋地说。
2月18日,来自中科院、国家林业局野生动物保护司、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等单位的十多位专家、学者,在卧龙为祥祥的“野化放生”举行了一个盛大的论证会,专家认为祥祥已具备野外求生能力,将于年内正式放归野外。放野后两年时间内,专家将通过无线电信号跟踪和GPS项圈数据对祥祥进行研究。
(新华网)